念桥边红药
清漓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又是一年芍药开,它不需要为谁生,它只要开五月就灿烂。
姹紫嫣红媚妖娆,五月花数芍药娇!人生四月芳菲尽,芍药花开醉人心。这不是花,是药,生活的解药,是疲惫日子里最好的药,它治愈心灵,芍药花语:情有独钟,唯独爱你,顽固而专一!
喜欢勺药不只因为它美,而是寓意: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真诚不变。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古人形容美女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句子。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秉烛赏海棠,醉卧眠芍药。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顾盼一瞬间,怦然已心动,都夸牡丹富贵,怎知芍药意浓。牡丹与芍药并称“花中二绝”,自古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二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区分有三点:从形态上看,牡丹是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药是宿根草本植物。这是牡丹和芍药最根本的区别。从叶片上看,牡丹叶片质地较厚,前端开裂较多。芍药叶片油亮、比较有光泽,前端开裂较少。从花期上看,牡丹比芍药花期早。
牡丹在暮春三月开花,芍药在春末夏初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通过以上三点,很明显就能把牡丹和芍药区分开来了。
听说芍药美,一只蜜蜂慕名从邻村赶来探访。没想到,雨也跟着来了。蜜蜂忘了带油纸伞,也没顾上拿竹斗笠,偏偏芍药家又晴耕雨读,闭门谢客,所有的花朵都关好了花瓣。俊朗的蜜蜂只好忙乱地在层层叠叠的绿叶间翻来翻去,是想找一朵重重花门虚掩的花墅,还是想找到一片肯满怀柔情地收留自己的叶子?
看它那慌乱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在花旁支一锄柄,佯装无心地挂上一件蓑衣。大约那蜜蜂也是读过诗书的,也懂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马上就掸掸翅膀上的雨水,安静地席叶而坐,守在一朵芍药的花窗下,听花、铺纸、研墨,听火、烹水、煮茶,听风、翻书、填词……不知道那雨是什么时候停的,也不知道那蜜蜂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只知道那是个缓慢而微醺的下午,有一朵芍药花被一根丝线绣在了时光的金帛上,而怀念是绣架,是展框。
可惜无从问,那蜜蜂若有一天记起这个访芍药而不遇的夏日,是不是遗憾里也会有隐约的欢喜。
念桥边红药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