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母亲的幸福时光
在儿时的记忆里,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成天的劳作,很少能见到母亲在哪里休息过,天还没亮母亲便出门了,我们进入梦乡了母亲才回家,偶尔见到,也是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的时候,年幼的我更多的是跟着姐姐们一起读书写字。
与母亲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是我刚毕业后那年,我没有出门找工作,而是与母亲在家里务起了农活,当时姐姐们都外出了,因父亲在我年幼的时候便离开了,那段时间就剩母亲与我在一起,我们把家里的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我那时也是成年人了,但母亲还把我当成小孩子,母亲身体不好,她患有严重的哮喘,但她却舍不得让我干重活,有什么脏活累活母亲都抢在前面,生怕累着她的小女儿。
农村每年春耕和秋收是最忙的,因为家里劳动力欠缺,母亲就会跟村里的乡亲们换工干活,她无论是给自家干活还是为他人干活都是非常卖力的。清晨,我还没睡醒,母亲就早早下地干活了。母亲坐在小凳子上拔秧苗的画面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年,母亲右小腿摔伤了,为了不耽误春种,母亲每天早早就提着小凳子一瘸一拐来到秧苗田里开始拔秧苗,等我到田里时,母亲已将需要插的秧苗拔好了。
家里的经济收入只能靠养猪、卖粮食、卖菜来贴补,说起养猪,母亲可是一把好手,母亲懂得变通,将费时的柴火猪食改为了生饲料,这样大大节省了烧煮的时间,也省去了我要跋山涉水才能找来的柴火,我们养的猪儿又肥又壮,大家都夸母亲了不起。在蔬菜种植方面,母亲也有超前思想,那时我们家乡没人种黄瓜,市场上的黄瓜价格很高,母亲就通过她之前在镇上认识的朋友帮忙带黄瓜种子回来种植,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黄瓜、莴笋、大白菜、茄子、番茄......应有尽有。每次去集市上卖菜时,我们的菜也是独受大家喜欢,我们总能满载而归。
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母亲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少女心,母亲爱种花,家中院子里、大门外,母亲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春天到了各式花儿竞相开放,美不胜收。母亲还喜欢种果树,院子里种满了桃、石榴、梨、柿子......每到果子成熟时,家里也是最热闹的时节,村里的小孩子们都到家里吃水果,母亲也总会摘下最大最红的给孩子们吃,儿时的我不懂母亲为何会将一年才长成的果子白白送了人,当我也为人之母后,方懂母亲心思。作为母亲,无论谁家的孩子吃了那红红的果子,都跟自己的孩子吃了一样开心,母亲也用她那慈爱的心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赞。
我和母亲独处的那段时光,是母亲的辛勤劳作教会了我要付出才有回报;是母亲慈祥的爱教会了我,要有一颗慈悲心,当失意时不悲伤,当成功时不炫耀。是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教会了我做人要有奉献精神,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超越自己,强大自己,不迷失方向;是母亲教会了我,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让我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才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参加工作后,我就很少与母亲独处了,但曾经和母亲相处的幸福时光却一直陪伴和影响着我,不知不觉中我竟也有了几分母亲曾经的模样,用身体力行诠释着母爱的伟大。
(凉山矿业王宗珍)
我与母亲的幸福时光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