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圆梦

文/ 郭黎春 时间: 原创美文

  自考圆梦

  郭黎春

  2023年4月18日

  4月的第二个周末,收到移动关于自考期间考场周围信号屏蔽的温馨提醒,昔日挑灯夜读、拍照换证、考场奋笔疾书的自考故事,一幕幕在脑海滚动。

  我小中专毕业,自觉没多少墨水,渴望有机会能长长学问。这种渴望,在一次同学聚会后变得迫切而清晰。

  我人缘好,上初中时,不管走读生、寄宿生,男生、女生,班上都有几个玩得好的。寒暑假常组织大家聚聚,天南海北神聊神侃。我细心照顾个体感受,努力调动气氛。神侃虽接地气却少内涵。欢声笑语背后,自卑感常冒头。没文化,真可怕!

  1992年暑假,聚会者不乏刚考上复旦、南开、上海交大的骄子。他们大一,我中四。乐天派的我没能上大学,有遗憾,但更庆幸自己能早三年就业。

  自卑感源于骄子渊博的知识和无形的内涵。虽然文凭并不等同于能力或水平。但不可否认,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知识积累扎实。不管你承认与否,知识和内涵的种子,已悄悄融进他们灵魂,扎根意识深处。潜伏着,用时便会醒来,如穿衣吃饭般自然。内涵摸不着看不见,没有颜色没味道,尤如空气,离之,生命无法延续,有之,生活增添光彩!

  这场聚会,触动深刻,唤起我圆梦大学的欲望和决心。

  提升文凭的途径有多种:函授、电大、远程教育及自考均可。自考每年开考两次,最多可报8科,报名费12元/门,加上考务费、书本费,合计千把元,仅是函授、电大一学期的学费。自考具有含金量高、考试自由、成本低的吸引力。月薪仅百元的我甚是合意,参加工作后即开启厦大法律专业大专的自考路。

  我盘算着,13门课一年报考8科,两年就能拿到大专文凭。愿景美极了,眼前不觉浮现两年后自己手捧大专毕业证书,激动不已的情景。

  理想美好,但现实残酷。1993年10月的考档,因玩心重,报名后总以还有几个月时间,不急,读早了会忘记为由,浪费了许多学习时间。由于准备不充分,最终4科只有两科险过,60多分!

  1994年4月,又报了4科。有了前车之鉴,不敢再贪玩,早早买来课本,还买来辅导书强化练习。学习明显用心。汗水与收获成正比。这一次,过了3科。再后来,开考科目安排不时有冲突,有时只能报考2科,甚至1科,再加上无法保证凡报必过,以及课程调整需增加考试科目等诸多原因,大专文凭直到2000年6月才拿到,足足考了七年,比愿景迟了五年!

  有自考的日子,生活特别充实。七年的考试已使学习融为生活的一份子,又恰逢要求乡镇干部必须提高学历。我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自考本科。

  本科阶段经常在母校一中考试。坐在教室里答题,恍惚回到初中,想起班主任黄老师,和她的良苦用心。

  有了大专自学经验,本科学习相对轻松些,但也历时五年半才取得本科文凭。时间亦不短!

  为能早些毕业,我不曾空过一个考档,哪怕怀孕、生育。记得2002年准考证换新,考生必须在6月底的某一日到自考办照相,录入电子档案,否则不能参加10月份考试。当时的我正在月子内,爱人劝我暂停10月的考档。我不依,没有争吵,却为穿衣发愁。怀孕后胖了三十多斤,之前的衣服根本穿不了,最后找了件运动服勉强对付。现在看那张准考证的照片,仍觉好笑。

  产假里读书,时间不由己。等孩子睡着想读书时,往往又因睡眠不足支持不了多久。既然报名了,总得考考吧。要考试就得读书,不读书就想通过,恐怕只有神仙做得到。我不是神仙,所以只能挤时间读书。那阵子,是真累!值得欣慰的是,10月份也过了两科。不得不佩服自己!

  十三载自考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一次次的努力与坚持,终于通过了本科段十多门课程及公共等级英语三级的考试,通过了论文答辩。2005年12月,接自考办领取毕业证书通知时,心潮澎湃,大学梦终圆!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幸,时光不负追梦人。

自考圆梦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自考圆梦》

  自考圆梦  郭黎春  2023年4月18日  4月的第二个周末,收到移动关于自考期间考场周围信号屏蔽的温馨提醒,昔日挑灯夜读、拍照换证、考场奋笔疾书的自考故事,一幕幕在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