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记

文/ 孤云独去闲 时间: 原创美文

  养蚕记

  最近,喜欢上了养蚕。为何养蚕,原因有二。

  一是书上有几页专门教养蚕,光看图,不动手,只是一味空想,不免少了诸多乐趣。二是因为自己也从未养过蚕,说到底还是好奇的。

  养蚕不比养宠物,只需备一袋子新鲜桑叶,三餐投喂即可。想起有一年的暑假也准备养蚕来着,结果以懒告终。这次算是把当时没做成的事捎带做了。可遗憾是人生常态,哪能缝补得完。

  抬头观月相,就能大概推测出此时的农历,这是月亮在科学中的浪漫。这么说来,科学确实有点儿意思。除了书上不动的文字,更为有趣的是书本外的自然。不说遥远的沙漠和雨林,单就因积雨而长到楼檐的苔藓,单就形状像极了纸扇的银杏,就足以察觉生命的顽强,领略造物的神奇。

  春来,有的树先长叶后开花;有的树先开花后长叶;有的边开花边长叶;有的不开花也不长叶(大概是枯死了)。总之很有意思,自然界是个有趣的艺术家。沙漠缺水,仙人掌就干脆把叶子退化成了刺,植物可以选择长刺和不长刺,人也是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之道。

  说回养蚕来,书上提到了张骞,还讲了丝绸之路,而丝绸是用蚕丝织成的。我对古人不由得生出一种敬佩来,他们不仅发现蚕这种虫子能吐丝结茧,还用蚕丝织成了漂亮的绸缎。换了我,大概只知道蚕是一种白白胖胖的小虫子,便再无其他。所以说,科学需要发现,更需要实践。

  养蚕也是件很放松的事情。蚕喜食桑叶,边吃边摇头晃脑,似在细细品味。夜间投喂一大片,清晨就只剩叶脉和一堆蚕沙。虽从未目睹过鲸吞,但亲眼见了蚕食,一到晚上,就很喜欢看着它们吃桑叶。只是一点一点的吃,一片桑叶却很快就吃出了一圈空洞,恍惚间,像极了溜走的时间。

  蚕盒那一小方天地,便是它们的家。它们也没啥俗事来扰,就贯彻一个吃好玩好,然后“作茧自缚”,进化为蛾。要是真成蛾了,我想着放飞,还它们自由,让它们去看看天地之广阔。

  可书上说,家蚕翅膀退化,且过于肥胖,根本飞不起来。原来蚕也有蚕的遗憾,这都是成长的代价。

  ……

  四月九日,清明节后,蚕悉数死掉,仅剩一只,什么原因尚未查明,大概是“热”死的。我眼见盒子里的桑叶都灼枯了,是怎样一番热的煎熬呢?

  适者生存,能够幸存下来的这一只,想必是这些蚕里的佼佼者,无论冷热还是怎样艰难的处境,都能够生存下来,所以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色吧,当你觉得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敲打你。

  ……

  经了解,学生所养的蚕也只剩了一只佼佼者,双方就此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

  二十日,蚕病,不复起焉。仅存的一只蚕还是倒在了结茧前夕,宣告渡劫失败。

  ……

  又某日,雨过天青,忽惊喜发觉有种子破土而出,碧绿的嫩芽顶开干硬的泥块,开始了属于它的的生命周期,于是我忽的明白,世事难求完美,重要的兴许是过程。

养蚕记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养蚕记》

  养蚕记  最近,喜欢上了养蚕。为何养蚕,原因有二。  一是书上有几页专门教养蚕,光看图,不动手,只是一味空想,不免少了诸多乐趣。二是因为自己也从未养过蚕,说到底还是好奇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