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锣鼓湿地公园品石韵
郭黎春
2020.2.22
1985年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一经播出便红遍了大江南北。剧中禺琰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寻得木鱼石,却发现,这石头其实一文不值,但其师王尔烈却让他悟出了寻石的大道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于民间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恶。它的主题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也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而家喻户晓,深受喜爱。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一句歌词唱出了奇石的内涵与魅力。石头本身既不会唱歌也不能言语,人们赞美它,我想,更多的是透过石头看到了人的思想,悟出了石头的言语、石头的歌声,因而赋予它美丽的传说,寄托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关于石锣石鼓的传说,版本不一。但都蕴含者人们美好愿望。
民国九年(1920年)版《龙岩县志》记载:龙岩县西二里地的丰溪陂上有一对天然奇石——石锣和石鼓。石锣、石鼓高约5米,整体成圆柱体形,两石相距不到10米,相互偎依,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奇石佳景。
石锣石鼓的传说(一)
相传一千多年前,龙岩南五里有座风光绮丽的莲花山,山上有个绿荫隐蔽的莲山寺,寺里有个法行高超的莲花和尚。这位和尚随身带有两件宝:铜锣和皮鼓。只要是锣鼓声所及之地便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附近百姓十分爱戴莲花和尚,视锣鼓为珍宝。二十里外的南阳坝有个财主名叫癞皮三,为人阴险狡黠,拥有千亩良田数百长工。他得知莲山寺有宝锣鼓,垂涎三尺,欲占为己有。一天夜里,癞皮三伙同盗贼进寺盗取铜锣皮鼓。正在打坐的莲花和尚听到响声后,即取下宝剑,起身追逃。癞皮三一伙得手之后连滚带爬奔到山下丰溪陂旁,欲乘小船逃离。随后赶到的莲花和尚见小船已划到溪中心,便挥舞宝剑向小船砍去。只见一道金光闪过,霎时狂风骤起,暴雨倾盆,溪内波涛汹涌,浊浪滔天,小船淹没在滚滚巨浪之中,盗贼们落入水中,葬身鱼腹,铜锣皮鼓也掉进水里。莲花和尚再用剑向溪中一指,顿时风平浪静雨止水退。第二天天亮后,人们看到溪中露出两块大石头来,一块像倒扣的锣,一块如斜放的鼓,一阵风吹过,“咚咚”锣鼓声便响彻云霄。原来,莲花和尚为防盗贼窃取,将铜锣皮鼓化为巨石沉在溪中,让它永远庇护周边百姓。从此,丰溪陂周边村庄风调雨顺,物阜人康。“石锣石鼓”的故事也渐渐流传开来,各地百姓纷纷前往拜祭,以祈太平。
有诗云:“石锣横河中,石鼓架溪间。翠竹映锣鼓,石佛稳居中。锣鼓喧天响,万民祭石公。”
在修建石锣鼓公园时,设计师巧妙的将故事刻在书页上,书本打开,向游人讲述美丽的传说。
石锣石鼓的传说(二)
相传600多年前,明朝初年有一位活神仙叫陈祯佛,龙岩县陈陂村人,少时家贫寄居东肖社张西陵家。有一天,陈祯放牧群牛,路过石锣鼓丰溪畔时,众水牛见水齐奔下河欲饮溪水,陈祯施法术,用小石子击中石锣和石鼓,石锣和石鼓即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群牛闻声受惊急奔回石鼓路,被陈祯佛赶上莲花山峦放牧。经陈祯佛点石成仙后,每当农历初一、十五天将亮时,石锣与石鼓会咚咚作响,音量由小至大,以至锣声、鼓声震天动地。石锣石鼓会响之事轰动整个龙岩城,龙岩市民纷纷前往观看。到场观看的人群,无论男女老少任意往石锣面或石鼓面上扔一小石子,石锣或石鼓就会发生悦耳动听的响声。倘若众人齐向石锣、石鼓扔石子,石锣与石鼓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其声远扬,流传至今,令人浮想联翩,乐在其中……后因有位“月婆”到此一趟,锣鼓声煞时停息,此后,石锣和石鼓就再也不响了。
石锣石鼓传说(三)
据《龙岩州志》记载:1297年石九郎以忠封武王,率兵讨伐牛昌叛军得阴兵助捷,石锣和石鼓系石公练兵所用的锣鼓。
石锣石鼓新事(一)
一群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似锣似鼓似钟似钹似铙,如丰溪河上的打击乐队,潺潺的丰溪水轻抚着奇石、荡漾着粼粼波光,十分壮观。
大约在2015年,苏溪村的一位数学老师对石锣和石鼓进行石体实地勘测,准确地推算出这对奇石的大小,从此,这些石头们有了自己的身高三维:
石锣的直径为7.8米、高6米,表面积为81平方米;石鼓的直径是8米、高5.6米,表面积为72平方米。石锣和石鼓的石形整体呈圆柱体形,两者形影不离,相距11米。石锣和石鼓边,还有一个石钟,表面积为20平方米;一对石钹,表面积分别为15平方米和16平方米;一个石铙,表面积为17.3平方米。
丰溪河道改造后,溪旁杂草丛生,石锣鼓石这一巨石群奇观也随着历史而消失了。
石锣石鼓新事(二)
2015年10月莲花山脚下的丰溪河畔(陈陂溪)开发建设龙岩中心城区第一个湿地公园——石锣鼓湿地公园。公园位于莲南路700号,东至曹溪路,西至新罗区法院,北侧为电力公司宿舍居民楼,南临规划中的石锣鼓路和莲南路,以湿地保护、湿地展示为主要内容,以科普教育、滨水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小型湿地公园。包括河道保护区域,总面积共10.3公顷。公园充分融入了石锣鼓传说的文化背景,恢复锣鼓湖,修建了亭台轩榭,湖中筑岛,溪旁植草,配建了公厕、管理房,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石锣石鼓也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再现魅力。
“石”文化——”锣鼓喧天“创意再现石锣鼓
在石锣鼓湖的西岸,有南北两堆方形花岗岩,长长短短各18块,这些石柱石墩三三两两组合,错落有致摆放,既是公园一角独特的风景,又可供游人休憩;亲水木栈道和水生花将两堆石头自然间隔,犹如隔海相望,我想,这应该就是“锣鼓喧天”吧。而湖心中、湖岸边散落着的大大小小的圆形河石,高高低低露出水面,就仿若被陈桢击响的石钹,与隔水相望的石锣石鼓相得益彰,组成一支击打乐队了。
——无处不在的”石“元素:石鼓、石墙,石雕、石径、石桥、石椅、石凳、石坝、石坡岸......
江南水乡韵味—亭台轩榭
公园里,江南园林味道的建筑随处可见,有四角、六角、八角的飞檐,有正方形、长方形、扇形的亭、廊,有单个、双拼和三联的,或依在岸边,或宛在水中央,以湖为镜倒映着优美的山水亭台画卷。
放射状的亲水栈道,将锣鼓湖分割成若干区域,引导游人徜徉湖中,形成水中花草盛开,人在花中游的意境。
湖面这位大师,在蓝天的神助攻下,将现代感十足的林立高楼描绘得美伦美奂。
石锣石鼓新事(三)
2019.年10月,公园进行改造。锣鼓湖放干水,清除了原有的大部分水生植物,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等,对湖底泥土进行改良,优化植物生态;改用地下泉水作为锣鼓湖水补给,用水泵将地下泉抽到湖中;新增了喷雾造景。
原计划2020年春节对市民开放,因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直闭园谢客,直到2月20日才取消禁令,重装开业的“石锣石鼓湿地公园”,以更加丰富的植物水系生态展现在岩城人面前!
人工造景的石锣石鼓地下涌泉水。这些水是用水泵将陈陂溪(丰溪河)畔的地下泉眼抽取上来,埋管输送到湖底,再采用一定的技术制造出地下喷泉的效果。
石锣鼓湿地公园品石韵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