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豪宅

文/ 郭黎春 时间: 原创美文

  父亲的豪宅

  郭黎春

  2022年8月31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建了一幢三层半的砖混楼房,这就是父亲的豪宅了。

  新房占地100多平米,是七八十年代农村的通用户型。一楼大门旁是厨房、餐厅,往里是堂厅、天井、卧室、楼梯、卫生间等;二楼三楼有多个房间,也有客厅及卫生间;四楼三分之二是露台,方便晒谷子,剩余建了一间储藏室,还有通透的荫台,用于遮阳及雨天晾衣服。总之,新房与牛角形半围屋的祖遗老宅相比,无疑是妥妥的豪宅。

  有了新房,我们兄妹三人再也不用挤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了,再也不用拿着手电、提着油灯,小心翼翼到牛角厝外围的土坯墙旱厕,再也不用忍受脸盆打热水、关闭厨房门窗草草擦澡的无奈,再也不用到牛角厝边水井挑水洗菜......

  新房一楼有两个房间,父母和爷爷奶奶各住一间,二楼有三房三厅。不用说,我们兄妹各自拥有一间独立的近20平米的大房间。每人房间都有椅子床、书桌、衣柜。而我,还用手工特长装点着少女之心。用旧挂历叠了许多六角珠子,卷了细长的管子,穿成一张七彩门帘,挂在门框上;蜂王浆瓶子做风铃,挂在窗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说起父亲的豪宅,实属不易。你无法想象,一幢建筑面积近500平米的楼房,竟是父亲一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的。除了下基、倒水泥板,不得不请帮手外,其他泥水活、扎钢筋、做门窗,全是父亲一手包干,包揽了从设计到施工,从筹钱到买材料,从师傅到小工的所有活计。

  新房1986年就下了地基。但经济窘迫,只能建建停停。父亲盘算着,够建一层或倒一层水泥板了,又继续往上建。就这样,到三层半主体完工,足足历时十年。在建好一层时,全家便鸣放鞭炮搬入新居了。

  下基那年,我刚好小学毕业。暑假,我便跟着父亲做小工。搬砖头、筛沙子、拌三合土、泡石灰石、拉水平线,多了个小帮手,父亲就能够专注于泥水师傅的技术活。手持砖刀、灰勺一块块码砖,一点一点加快砌墙速度。

  弟弟妹妹偶尔也会来凑热闹,不过搬上两块砖便又开溜了。而我,老老实实跟着父亲干得实在。邻居看了,跟弟弟开玩笑说:“这房子是你姐跟你爸建的,以后就归你姐喽,你没干活,最多分个煤炭间。”弟弟却不以为然。

  每年父亲都会计划新房建设。主体竣工后,有时是粉几间墙,有时是改个卫生间,有时又铺个地板砖,不断完善心中的豪宅。

  建筑工地上,依然是我与父亲在坚守。我还充当保洁员。父亲总是赶在春节前装修房子。每年寒假,打扫施工战场的事,总是害得我手粗糙,身上灰,常把衣服线给勾坏。

  自从搬进这停停建建的豪宅后,我们的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更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每年正月初三,爷爷会在豪宅里摆上三五桌,迎接四个女儿携夫带子,举家回娘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的闺蜜、同事,每年总有几回,结伴到我家打牙祭,大家动手包饺子、煮米粉,开心无比。

  一楼的浴室是弟妹、表弟妹们夏天打水战的地方;二楼客厅是我和蕾迎接单位元旦晚会的舞蹈《水中花》的排练场所。

  2006年豪宅纳入了登高西路征拆范围,父亲十分不舍。毕竟是他花费毕生心血一砖一瓦建起的安乐窝呐,倾注了多少心血与情感!但,最终还是听了老邹的劝,识大局腾了房,签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父亲的豪宅,便换回几套公寓,我和妹妹各有一套。

  常常,父亲回忆着豪宅,一边却帮我们管着铬有豪宅印记的安置房,乐呵呵地帮我们姐弟三带娃。

父亲的豪宅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父亲的豪宅》

  父亲的豪宅  郭黎春  2022年8月31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建了一幢三层半的砖混楼房,这就是父亲的豪宅了。  新房占地100多平米,是七八十年代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