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女的今生前世
郭黎春
2021.6.12
在闽西文化艺术中心和莲花山公园间的灯控旁,有个口袋公园——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会纪念园,面积不大,却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开放式公园。
公园里西入口的花岗岩石碑,记载着2000年在龙岩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盛会的历史,为标志性建筑,而其东北侧的采茶女雕塑群则是公园里最亮眼的风景。
在一片绿意盎然的圆型“茶园”里,七位妙龄少女,身着白色衣裙,或立或蹲,采茶扑蝶。圆心三位采花女背靠背,右手各持一扇,左手伸向头顶共同托起一花篮,亭亭玉立;另外四位采茶女则分别蹲坐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的一手摇扇一手采茶,有的放下花篮,一双兰花指左右开弓,上下开采。她们神态各异,却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雕塑者的手艺真是了得,不但雕出了采茶女曼妙的身姿,就连衣裙的褶子、盘扣、腰封,人物五官、面部表情、发髻流海都是精雕细琢,入木三分。
看到这群采茶女,仿佛身临其境置身茶园,眼前是茶山丰收,茶农喜笑颜开的景象。
清明时节,采花姑娘,手提篮筐,穿梭林间,漫山遍野,山茶新绿,纤纤玉指,轻采嫩芽,朱唇小调,萦绕山岗: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
手提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
采到东来采到西,采茶姑娘笑眯眯。
过去采茶为别人,如今采茶为自己。
茶树发芽青又青,一棵嫩芽一颗心。
轻轻摘来轻轻采,片片采来片片新。
采满一筐又一筐,山前山后歌声响。
今年茶山好收成,家家户户喜洋洋。
(——闽西民间小调《采茶扑蝶》)
这五座采茶女雕塑群,生动呈现了龙岩地域文化特色,取材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坂采茶灯的原型,与闽西民间小调《采茶扑蝶》相映成趣,用无声的语言,描述着龙岩人民勤劳致富,乐观向上的生活场景,极具生活气息,可谓是兼具颜值与内涵的地标性雕塑。
是的,这个采茶女雕塑群的的确确是龙岩城的地标性雕塑。但她们并非一开始便落户世界客属恳亲纪念园的。
上世纪80年代,一群采茶女雕像落户在中心城区街心环岛,由一大四小五座雕塑组成,其中大的是三位站立的采茶女连体雕像,总高7.1米,重约28吨,四个小雕像高3米,重各约6吨。她们日夜值守在交通最为繁忙的街心环岛,在展示龙岩风土人情的同时,发挥着疏导分流交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区车辆大幅度增加,街心环岛的通行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提升改造环岛交通被列入城建计划。2009年11月13日,立在环岛中的采茶女雕像四周围上了隔离网。在采茶女的新址,客属恳亲纪念园的绿地里,5个雕像底座也已经浇铸完毕,采茶女雕塑群整体迁移工作紧锣密鼓的展开,并在年底正式乔迁新址。从此,采茶女雕塑群卸下交通观察员一职,淡出了人行车流的视野,在莲花山公园对面,享受村姑茶农的简单快乐,做一群纯朴的采茶姑娘。
这,就是采茶女的今生与前世。
还记得吗她们吗?有空不妨去看看,同她们来个时空对话,听她们讲述岩城日新月异的故事。
采茶女的今生前世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