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认衣裳不认人
郭黎春
2016年12月10日
在花花草草方面我是“只识衣裳不认人”的“势利眼”!
曾经几何,“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温馨提示”,在宾馆、餐厅及一些所谓“高大上”的场所门口屡见不鲜。对衣冠楚楚者,迎宾会极具彬彬有礼深鞠躬,左手后背,右手前伸,整齐宏亮的亮出甜美的“欢迎光临”声!若您脱下西装革履,换上看上去不整洁很随性的行头,芨着拖鞋,原路重走,全然不同的待遇已经来了。原先笑容可掬的迎宾立刻拉下脸,直挺挺的横在你面前:“这里是......,你走错地了吧”!言语强硬且显带不屑,没有把你当乞丐就已经很有素质了!同人不同衣装,待遇截然不同!这是典型的——只认衣裳不认人!
在花草面前,我就是那个变脸的迎宾!龙岩大道因绿化而荣登全市最美道路榜。双向八车道中间用2.5米左右宽的绿化道分隔,两侧辅道与主车道间各有宽约1.5米的绿化带,三条绿色长廊延绵一公里,长廊内错落有致的种满各种植物:修剪得齐整的金边假连翘绿篱包围着各色美人蕉、三角梅、翠芦莉,形成一个个美丽花坛,绿篱外红花继木修剪成一个个直径约1米的红球,每隔3至5米嵌补在假连翘绿篱处,缘石边绿色的沿街草或白色葱兰间的空地上,一串红、三色堇、孔雀草、波斯菊、虞美人、醉蝶花……等莳花轮换上阵。低矮的草花与修剪成形的灌木,间距种上几株鸡冠刺桐、美人树、羊蹄甲、黄槐决明、木棉树等高大乔木,组成一片片高低错落、搭配完美的绿色花廊。驱车行驶在大道上,变化多样的花境花坛一定不会让你产生审美疲劳!安全岛旁,常种凤尾丝兰,剑状叶边缘凸起的尖角齿让人不敢亲近,我想,这是它自我保护的设计吧——因为,它的花实在美!亭亭玉立的花葶足有一米多高,成簇状的乳白色花朵象葡萄般串串顶在笔直的花葶上,仿佛告诉你,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辅道边四角亭顶,紫藤花已开,深绿叶与淡雅紫花相互映衬,脱俗高贵,几次欲停车驻足,萌生亲密接触的冲动!这一路上还有红色的花烟草、琴叶珊瑚,粉色的月季、紫红的千日红、黄色的矢车菊……数不清、道不明的花跳入
眼帘,美不胜收!
认得这么多花,怎么说是“只认衣裳不认人”?分明是炫耀!
我岂有自我鄙视的道理?相比起这些开花植物,请问,那些河沟边、山谷、田埂上的野花野草,又认得几个?车前草、蒲公英、益母草、还有很多很多野草,陪伴我们成长而不自知呀!河里网鱼时、水圳摸蚌时、秋天割稻子时、清明扫墓时,放学路边、校园角落里……有多少野花野草野果是我们朝夕相处,彼此熟悉,却叫不出名呢?
我们或多或少从大人处听来:这是覆盆子,果子红色的,放到嘴里酸甜酸甜的;这是倒莲子,吃多了舌头会变紫,大便会拉不出。认得它们,大多因为“可以吃”,其他的,面熟归面熟,却总也不会有进一步追根问底的想法。天天我开我的花,你上你的学,互不干扰,自得其乐!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倒也相安无事。三四十年过去了,它依然在那田山边、沟渠坡底,自娱自乐,随风轻舞;而我,也仍然是“似曾相识”,把那些白色、黄色、大小不一的的似乎“菊花”的野花,统统称为“野菊花”,直到建梅带我加入“物候记”,才从老师、专家、植粉们中知道了大吴飞、小吴飞、蟛蜞菊、千里光……等”野菊花”;知道了“臭草”学名叫“藿香蓟”;开粉红色小花地下长着“小萝卜”的叫酢浆草,而且还有黄、白、大红等不同颜色品种;南公园随处可见的大树是乌桕;那种开白花,常用根炖汤给小孩喝了可以益脾开胃的叫“地桃花”;那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种子象小型稻穗却会扎人的不是“牛鞭草”而是“土牛膝草”……如果不是建梅同学的引路,如果不是潜水观察植粉们的争论,我,既不知道找谁去问个究竟,也绝不会主动去发问,毕竟,它们只是野草,没有光鲜的花朵,没有伟岸的体型,没有婀娜的身姿,人们不会把它们搬入厅堂,摆在橱窗或是拿来赏玩!那,我又有什么理由,什么动力要去了解它、深究它呢?那些行道树、花坛花境以及年花就不同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色、或独立花枝或族拥怒放形态各异的花形,无论是哪一种,就足以吸引我爱慕虚荣的内心:拍下它们,然后寻找一切途径去了解“它叫什么名字”,仿佛只要知道芳名便可与其攀上高枝,成为它的熟人。然后,再某某场合,得意的显摆自己的“博学”。如能得到一句“好厉害呀,这你也懂”
的称赞,那更是“虚荣心爆棚”,得意忘形了!可是,明眼人,你只要稍留心眼,我这“看上不看下,巴结权贵”的狐狸尾巴终究是要漏出来的!至于怎么留心眼,哈哈,我当然不会告诉你!
只认衣裳不认人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