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
——记一个人的首次徒步之行
郭黎春
2020年12月13日
不敢奢望如户外运动的发烧友们手持登山杖,身穿冲锋衣,头戴遮阳帽,脚蹬旅游鞋,不走平常路,穿山越岭,登峰远眺,行云流水的欣喜,对于默默常常参加的徒步,据说强度难度均不大,我还是心生羡慕的。每每欣赏她的朋友圈,总会被沿途的美景惊艳,试想,若是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亲身参与其中,那会收获哪些不同的景致呢?些许的向往,些许的担忧,些许的心动,些许的踌躇,交织着,却是终究没有勇气去挑战自己。而林氏物语的亲身经历打消了我犹豫不决的余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被挑动起来了!
于是,在一个周末,阳光正好时,开启了一个人的首次徒步之行。几经斟酌,朝前村成为首选。不为别的,只因那儿曾经有过与聚花草初次邂逅的美丽;不为别的,只因是一处公交车可直达的近郊,省却了开车反被车累的烦心。
下车后,一路朝南,向着村子深处走去,过了山田春天,过了检查岗,便到了丫字路口,左前方沿着小河的路,去年是走过的,见到了木薯开花,摘了火红柿子;右前方却是完全陌生。抱着对未知的期许,自然便选择了右边的路。没走多长,村道右侧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大棚一间接着一间,沿着小溪连绵排开,竟也自成风景,棚里种着烤青、油菜,全都绿得发油,偶有几圩没有盖的,种了茄子,紫色的花儿从叶腋处拼了命朝着太阳笑,长长的紫茄却是弯了腰往下坠。
这大棚蔬菜的景原本就不在期许之列,人为的因素太重,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的调节,左右着四季的更迭,扰乱了蔬菜的生长秩序,最后竟不知这大棚里产的时蔬是否还能称为时蔬,口感、味觉怎么也比不过早年农村随意栽种的菜好,譬如芥菜,定是要经过冬霜的洗礼方能烂而不涩,找了冬笋作伴,再辅以五花肉、大筒骨或者腊肉风鸭,便成一道农村再普通不过的美食了。
看着这连绵不绝的大棚连了一弯又一弯,这徒步的欣喜就快要被耗尽了,带着期许而来,难不成首行便要携着失望而归吗?断然不行!
一串“啊哦啊哦啊哦......”的声音传来,定是那曲颈向天歌者发出的邀请,村落就在眼前了。未见鹅影先闻鹅声!徇着那歌者之音向前,却又从路上树林中窜出一群母鸡,只只体态丰盈,羽翼发亮,活力十足,就在驻足一瞬,已然从坡上飞下滑翔至墙脚,又从墙脚逐到路中,全然无顾我这陌生的入侵者,旁若无人般伴着“咯咯咯”的乐律你追我赶,不亦乐乎!算算竟有十几二十只。
继续往村内探去,只见左手边的小水塘里,一群土番鸭正以脚为笔,在碧绿的水塘上轻划轻画着嘻戏图;邻近的砖砌塘里,却是栖着另一群鸭子,瞧,一群山麻鸭正列着队,迈着鸭八脚,慢慢靠近水塘边,准备跳入水中闹腾一番;一只绿衣红嘴正番鸭孤独的伴三五成群白衣正番鸭(好像称之为北京鸭吧)旁,不知是在琢磨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还是在思考如何融入其中;岸边木板上,两只雪白的正番鸭背对着,似是刚斗过嘴正在互生闷气,又似是对着水面孤影自伶......
“啊哦啊哦啊哦......”,歌者之音愈发逼近,抬眼间,田埂下那被鸡鸭包围着,正伸长脖子俯视田野的王者,不是曲颈向天歌者又是谁呢!这音色浑厚高亢!以至于几百米开外便收到邀约。
蹲下身子抬手拍照间,一只小花狗又冒了出来,前脚伸直,后脚弯曲,身子后倾,两眼死盯着我手里的玩意儿,想靠近,又似时刻准备逃离之势!事实证明我竟然有读心术,那小花狗见我起身,撒腿就跑,跑一段停一下,“汪汪”两声给自己壮壮胆便又往回走一段,一副好奇又害怕的样子!我是抱了逗它的心思的,见狗儿回头,立马下蹲,作出拍照姿势,只见那小狗如前次一般,又是撒开腿跑开了,“汪汪汪”的叫着,如此反复,甚是逗人!
逗着小狗,人已踱步到了又一叉路了,往上是翠竹掩映苍山,往下是小河流水潺潺。此时已是11点了,还得回家吃午饭呢,心里告诉自己,今天就到此吧。
原路返回时,自问首次徒步有何感受,可有收获?仔细想想,似乎没啥收获,大雪已至,野草枯蔽、田野放闲,除了发现了几株结了红果的朱砂根和开着白花的山茶外,龙葵有花有果正当时,鬼针草、藿香蓟盛开,此外竟也没有新奇之花收获。如果不拘泥于植物,那这村里鸡鸭成群、六畜兴旺倒也算得上收获,眼前浮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意境。若论感受,便是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对还没发生的事情过分期待,也不要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过分焦虑,有了想法,便付诸行动,努力的去创造条件实现它,成功了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失败了也让后悔无处落脚,至多允许留些遗憾,毕竟遗憾也是美的。就如这徒步,其实也没多难,迈出了步子,走到哪算到哪,无问东西南北,无问旅途远近,不忙不闲,不咸不淡,不疾不徐,遵从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无问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