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美食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吃的讲究营养、保健、减肥、低糖、低脂......到大超市一看,吃的东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天南海北的特产都在那陈列着,可是却有点不知道什么是美食了。浏览其中,常常是不知道买点什么好。
在以前物质贫乏的时代,没有大型超市、没有农贸市场,只有食杂店、百货商场。可是心里却觉得食杂店里尽是美食------酒糖、花生糖、软糖、冰糖、白糖、红糖是美食,苹果、橘子、山楂、冻梨、冻柿子是美食,蛋糕、饼干、面包、炉果、桃酥、光头是美食,粉肠、红肠、干肠、肉饼、丸子、蛋卷更是美食呀。但是那个时候,食杂店里很多东西不是可以随便买的,大多是凭票供应。面点类的食品要粮票,肉类的食品要肉票,就连豆制品也要豆腐票。后来取消了凭票供应,但是也没有像现在的一年四季新鲜果菜丰富多样。记得那时候,在铁路客运段做列车员工作的邻居,工作之便冬天可以从南方带回来鲜菜、水果,大家就觉得特别的不一般,觉得他们家的餐桌就是与众不同的高大上。
如今,我们生活的城市冬天里的鲜菜、水果也是应有尽有。什么是美食呀?不敢说,也不知道了。因为我记得,人们普遍认为菌类食品有益健康,可后来发现有介绍说蘑菇如何如何,总之是有害的。鸡的问题、鱼的问题、肉的问题、海鲜产品的问题比比皆是、频频有问题的消息爆出。最近又发现了这样的消息-----米饭是头号的垃圾食品,面食也是垃圾食品!说的头头是道、触目惊心啊。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打开手机就什么都能看到。有关于食品方面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今天这个不能吃,明天那个对人体有害,简直就是让人无所适从。根本就不是界定什么是美食的问题,而是看看什么还能吃的问题。
以前走亲访友,带上鸡鸭鱼肉或是点心水果是很平常的事。现在想去看望老人,面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食品,在选购的时候,脑海里的决定,常常是被手机里那些不知道真假的警示所左右,生怕好心办了坏事,想买都不敢买了。
唉,经过了几次的磨难之后,我想好了,走亲访友就尽量不要送人家吃的。相反,自己不吃东西活不下去,索性就随便了。喜欢什么就吃什么,觉得什么好吃就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要下雨、天要刮风、天上有乌云,我也管不了。曾在心里自嘲:残留的农药就当消炎药了,食品添加剂就当消化药了,转基因就当是引领新时代了......
总之,我以为活着就有食物需求,食用了无害的就是美食。我们生活在这科技进步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摆脱时代变化的挑战,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的心面对眼前的世界。
记忆中的美食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