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之树上的爱情苦果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大凡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精彩的爱情描写。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问世已经三、四十年,至今还在畅销,这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探究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书中的爱情故事真实感人,许多读者从中感悟到爱情的选择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路遥的小说取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平凡人的爱情不仅仅是两情相悦,它总是与个人的处境、家庭的贫富、城乡的差别、甚至偶发的事件连在一起。现实生活大树上结出的爱情之果,多是带有苦涩味道的悲剧。
《人生》中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顶替后,郁郁寡欢,情绪低落。这时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她帮高加林进城处理了他卖不掉的馒头,她用准备好的碘酒和药棉轻轻为他涂抹手上干活磨起的血泡。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和高加林走在一起,以纯朴炽热的爱情,抚平了高加林心灵的创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美好的爱情只是昙花一现。一个偶然的机会,高加林进城当了县委宣传干事。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淡忘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当他遇到来自大城市的高中女同学黄亚萍,他彻底的抛弃了深爱着他的刘巧珍。无奈,巧珍另嫁他人。而黄亚萍也因高加林被清退回乡与他分手。他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孤身一人。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又回来……”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悲剧,高家村的村民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情倾向和明显的道德评价。但是如果走出高家村来看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双方不对等的暂时选择。一个是有知识有才华的有志青年,一个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高加林只是在自己落魄时接受了刘巧珍的爱。但是他并不甘心落魄,总是向往着出人头地的远方。假若他与刘巧珍结婚,曾经有过的美好爱情也会黯然失色。在县城高加林的临时办公室里,刘巧珍从高家村去看他,两人尴尬的见面与不和谐的对话,就已显露出矛盾的端倪。
当高加林进城有了工作,农村姑娘刘巧珍走不进他的心里;同样,高加林回村当农民,城市姑娘黄亚萍接受不了高加林。现实就是如此。
《平凡的世界》洋洋洒洒三部长卷,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展示了年轻人复杂的爱情。
孙少安与田润叶从小在黄土高原上的双水村一块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是小学毕业后,村支书的女儿润叶去县城读了中学,并在当县委主任的二爸的帮助下留在县城当了教师。孙少安虽然考上了中学,本应与润叶继续同学,但是贫穷的家庭无法供他上学。他上有神志不清的奶奶,下有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他要与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有着自知之明的少安知道他与润叶的爱情不可能继续维系。但是润叶刻骨铭心地爱着她的少安哥,并主动地向他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少安忍受着爱的折磨,狠心拒绝了润叶。是城乡之间的差别,身份地位的差别,家境贫富的差别,硬硬地隔断了两个相爱的青年。那种爱而不能的痛苦,成了他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孙少安仅仅因为山西柳林姑娘贺秀莲答应不要彩礼,便出远门订下了这门亲事。幸而夫妻恩爱,共同奋斗,立志改变贫穷的家境。而润叶始终放不下心中的少安。尽管她在二爸二妈的撮合下与干部子弟李向前举行了婚礼,然而这婚礼却是她青春爱情的葬礼。无爱的婚姻折磨了她半生,直到李向前因车祸截肢,她才维护于婚姻,支撑起这残破的家庭。
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贺秀莲无怨无悔地嫁给了贫穷的孙少安,但是现实比她想象的还要窘迫。没有独立的窑洞,只能住饲养院的窑洞,与牲畜为伍。实在不能维持的时候,还要向娘家借钱。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可以为个人的发家致富奋斗了,秀莲协助少安办起了砖场,日夜不停地操劳。然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垮了她的身体,在时来运转之际,她患上了肺癌。悲剧又一次笼罩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孙少安这个吃苦能干的农村青年终究没有摆脱命运的捉弄,先是失去了爱情,后是失去了贤妻。作家路遥把现实生活最残酷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现给读者,再现了那个时代农村的真实面貌。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是最纯洁最无瑕的爱情。他们是高中同学,共同参加文艺宣传队;他们喜欢读书看报,共同交流思想,建立了超出一般同学的友谊。但是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却走上了两个极端:田晓霞的父亲调到黄原城当书记,她妥妥的一个官二代;她考上了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了省报记者。而孙少平,贫穷农民的子弟,高中毕业后回乡。他不甘心束缚在贫瘠的土地上,他要出去闯荡世界,改变自己的人生。黄原城打工,他什么苦活累活都干。后来有幸当了铜川煤矿的工人,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田晓霞依然爱上了孙少平。爱他的吃苦能干,爱他的勤奋学习,爱他的奋斗精神。孙少平没有像他的哥哥孙少安痛苦地拒绝田润叶那样,他受宠若惊,却也欣然接受了田晓霞的爱。这爱情,没有等级观念,没有身份差异,没有贫富之分,是纯粹的爱情,是精神的伴侣,也是路遥心目中最理想的爱情。等待他们的本应是美好的明天,然而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不幸的是意外竟然走在了明天的前面。田晓霞在一次抗洪采访中,为了救一个落水儿童,自己被汹涌而来的洪水冲走。爱情之花还未来得及结果,便悲剧性的凋谢了。
田晓霞之死,让孙少平悲痛万分,也让无数读者陪着孙少平流下惋惜的泪水。路遥为什么残忍的让田晓霞死去?其实这并不是情节发展的必然,而是路遥不得已的安排。一方面他张扬现代文明,追求理想的爱情,所以才动情地描绘了他们之间平等的交往相爱;另一方面,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现实生活是他创作的必须遵循。他清楚地看到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既不想为了理想而违背现实,也不想为了现实而泯灭理想。在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阵痛中,他不得不以田晓霞之死来升华她的形象,结束他们之间无法结局的爱情。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几乎没有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自始至终圆满结局。也许有人会说路遥太狠心了,其实,这与路遥的亲身经历有直接的关系。路遥曾经有过两段爱情,均以悲剧告终。他的初恋女友林虹是一位北京来的知青,她能歌善舞,漂亮活泼,说着一口好听的普通话。在路遥心里,林虹是女神一样的存在。情到深处,路遥把县上给自己的招工名额让给了林虹。林虹进城后,两人的书信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封,路遥收到的是绝交信。彼时正是他仕途失意之际,这封信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林虹的好友,一块从北京下乡来的知青林达,本是想说和林虹与路遥的关系,无奈,林虹已移情别恋,看中了当时支左的小军官。而林达自己,却被路遥的才华和毅力所吸引。路遥上大学时,林达给予了全力的支持,甚至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最终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了路遥。他们曾经有过幸福的时光,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了宝贝女儿。
爱情可以风花雪月,可是婚姻却是柴米油盐。路遥对于创作是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早晨从中午开始。林达要承担全部的家务,而且还要应对路遥不断来往的亲戚朋友。林达的自我牺牲是有限度的,她有自己对幸福的渴望,对事业的追求。年长日久,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显。林达曾多次提出离婚,后来索性回了北京。1992年路遥生病住院期间,林达只来过一次,而且是要路遥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路遥颤抖着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两个月之后,路遥便离开了人世,终年还不满43岁。
路遥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他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的作品得到平凡世界里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将继续引发人们对爱情、对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作者庞守英
现实生活之树上的爱情苦果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