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心灵

文/ 清漓 时间: 原创美文

  无处安放的心灵

  清漓

  人生最大的悖论就是一生追求灵台清明,一旦清明,又发现身处污秽不能自己。

  年轻的的时候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后再讲感情,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说的都是真的。人在任何阶段都会有最喜欢的人,但为什么没有选择分手或者离婚就是因为骨子里从小培养的一种责任感。

  说起三毛,就不得不提撒哈拉沙漠。在撒哈拉那个充满风沙的地方,她和一个叫荷西的男子结婚,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荷西遵守六年之约,痴心等候。六年里,三毛却经历了答应画家求婚后,却发现被对方欺骗,与德国教师订婚后,结婚前夕对方却心脏病突发而死。六年间,她告别了两个爱过的人,那是一颗受伤的心。

  与荷西的重逢,让她逐渐从告别里慢慢治愈。可是,天意弄人,荷西潜水身亡,面对荷西的死她本该治愈的伤口刹那间又被巨大的疼痛撕扯开,血在流,泪也在流。都说写文字的人内心敏感孤独,尤其是爱写文字的女子。那敏感是别样的,孤独也是别样的,它们无处安放,只能在文字里安家落户。

  三毛从小就有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但也自闭,敏感,逃学,又早早经历懵懂的爱情。她过早的品尝失去,从而也最害怕失去。可生活有时就像一场闹剧,你越怕什么,它就来什么,爱她的人,她爱的人一个个都失去了。

  她选择独自走过那些万水千山,或许她不是一个人,还有她爱的荷西在心里陪她走过,看过。她不长的一生似乎总是不断告别,又从未告别。爱人与她,她与自己,从未来得及说出告别的话,看似遗憾其实也是好的,至少在她心里他们从未告别过,一直都在心里的某个地方。

无处安放的心灵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无处安放的心灵》

  无处安放的心灵  清漓  人生最大的悖论就是一生追求灵台清明,一旦清明,又发现身处污秽不能自己。  年轻的的时候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后再讲感情,士之耽兮,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