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牛衣愧老妻
清漓
如今的很多男人都活成了苏轼中的苏轼,心里有白月光一样的王弗,家里有每天当牛做马的王闰之,外面有能歌善舞的王朝云!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是发妻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王闰之比苏东坡小11岁,她一直仰慕堂姐夫的才华。王弗去世后第三年,苏东坡和王闰之成婚。王闰之的文化水平没有堂姐王弗高,她无法与丈夫到达心灵相通境界,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圍圉。天公为下曼陀雨。--《蝶恋花》这是苏轼在惠州与王朝云一道买鱼放生,悼念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的一首词。
苏轼与王闰之生活的二十五年,正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先因政见不合自请出京,接着是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然后流放黄州,这期间,好多新朋故交远离了他,陪伴他、安慰他、与他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只有王闰之。如果说王弗与苏轼是因为爱情而结成夫妻,那王闰之就比较悲凉了。性情温婉的她,在那个时候几乎可以说是王弗的替身,东坡娶她不是因为爱,而是为了照顾家中幼子。在王弗和王朝云的身边,他苏东坡是一个才华横溢、幽默机智的好情人,好丈夫。唯独在王闰之这,他可以做个任性的孩子。他可以腊日不归去游孤山,只因他有一个非常得力的贤内助,所以他能够游得尽兴、游得畅快。“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的离去,宛如断臂之痛,她是他最亲的家人,她的无悔付出,苏轼深感无以为报。唯有同穴,方能补偿万一!
如果说王弗是苏轼难以忘却的“白月光”,王朝云是苏轼心头抹不去的“朱砂痣”,那么王闰之就是苏轼“爱情里的柴米油盐”。这个陪伴苏轼最久的女人,给了苏轼最多生活上的支撑,却因为不懂诗书,因而成为存在感最低的那个。
有人说苏轼不够爱她,甚至没有为她留下诗词,其实是不正确的说法。
苏轼有几首诗词是给闰之的,只是名气不如江城子那样大。比如我很喜欢的一首:“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就是表达了对闰之的深深思念之情。苏轼在乌台诗狱中写的绝命诗,一首给弟弟子由,一首给妻子王闰之。
我觉得,闰之是苏轼最依恋,也是最放不下的那一个。不然他怎么会留下遗言,和闰之合葬。生则同衾,死则同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人间有味是清欢。爱情中的柴米油盐,从来不输风花雪月吧。
身后牛衣愧老妻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