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公台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
周末休息,约朋友一起登岳公台。
岳公台,虽然只是天山的一个小山峰,但毕竟是巍峨天山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天山的气势和恢宏。据史料记载,巴里坤县城南3公里处,从巴里坤山脉突出一座圆形小山,海拔2325米,南倚雪峰,东西两侧谷深林密,山势奇伟,顶部平坦,虎视草原。清雍正七年,为平定准噶尔叛乱,相传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第21代孙、川陕总督岳钟琪率师3万驻扎于此山下,一面点将操兵,一面创办马场、屯田种植,并督将士筑成巴里坤汉、满两城。巴里坤人为褒扬其功德,将此山冠名以岳公台。此山的形状极似有人用左手用力在山上拍了一巴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手印,所以岳公台又被称为巴掌山或五指山。
站在巴里坤县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清楚的看到岳公台的轮廓线条。如果遇到晴天或是光线特殊的情况,岳公台仿佛就在眼前,伸手便可摸到。
生活在巴里坤这座小县城的人们,早已对岳公台情有独钟,尤其岳钟琪大将军站在山台上挥旗点将的飒爽英姿和传奇故事更是让人崇拜和敬佩,仿佛还能听到岳将军操练将士的呐喊声……即便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听了岳公台和岳钟琪的故事,也是肃然起敬,赞不绝口……
我来巴里坤三十多年了,与岳公台相逢也有三十多年,期间有过一次机会,亲近过岳公台。那是二十多年前,单位举行爬山比赛,爬的就是岳公台。当时虽然还算年轻,但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们几位同行者按比赛规则,从县城出发,直奔3公里外的岳公台。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起来很近的山,仿佛就在眼前,但跑起来却不近哟。我们跑到山脚下时,前面的人早已经爬到半山腰了,等我们跑到半山腰,最前面的人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虽然不记得是怎么爬到山顶的,但记得当时还是坚持登上了岳公台,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岳公台,登上天山。那种感觉只有亲身登上山顶才能真实感受。
生活在岳公台下三十多年,竟然再没有机会登上过岳公台,这次难得和朋友相约一起登岳公台。为节省时间,我们从县城开车到山脚下,选择一处平坦之地停下车。政府投资从县城到岳公台山脚下修了一条柏油路,方便人们出行。停下车,驻足眺望,岳公台的高度还是有些吓人,直通蓝天哟。
叫台也好,称山也罢。石头,沙子,土,还有叫不上名字草和刺,在秋风中抱团伫立。上山没有固定的路线,更没有台阶。都是爬山人自己选择的路线。我和朋友选择了一条从山底能看到山顶的路线。出发后,发现这条道,以前少有人走。看似是路,实则坡陡路险,并不好走。刚开始还好一点,越走坡越陡,根本无法直行,只能俯身向上。加上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爬上一会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只好停下来休息。选择一处稍微宽敞平坦的地方或是一块大石头作为支撑点,停下脚步,缓缓气。回头看山下,已经有一段距离了,山下的车已经变成了影子。抬眼远眺,远处的巴里坤县城像是一幅美景图画,拍照,感叹后,继续向上爬。半山腰上时不时出现各种石头,石头上还有五颜六色的“石头花”,煞是好看,让人忘记了爬山的累。越往上爬,越费劲,每向上一步都很吃力,坡度太陡,就手脚并用,几乎成了爬行。朋友上山的经验较为丰富,在前面带路。一会儿走“S”,一会又变成“Z”,身体还要侧行,这样即增加了安全性也加快了上山的速度,不然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而“望山兴叹”。人生如爬山,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好艰辛的努力,且伴有艰难险阻和风险考验。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
爬山需要耐力和忍劲,不怕慢,就怕站。我们每次都给自己定个目标,到达目标后,稍作休整,喝口水,歇歇脚,再向下一个目标进发。就这样坚持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岳公台,当站在岳公台最高的那个平台上时,感觉自己就是个英雄,一种征服感油然而生,胜利的喜悦遍布周身,兴奋,激动,开心。张开双臂似小鸟展翅飞翔,享受这山顶的独特。山高人为峰。虽然没有登上天山海拔4000多米的高峰,站在岳公台上已经是胜利者了,慢慢欣赏四周的风景。岳公台南边还是山,是天山的主脉,向东西延伸,北边就是美丽的巴里坤古城,端坐在巴里坤草原上,一望无际的原野中间镶嵌着一汪湖水,那是巴里坤湖,也就是古时候的蒲类海。登山当天恰好是个好天气,天气格外晴朗,蓝天像是被重新洗过一样,远处零星的飘着些淡淡的云,像是特意在装饰点缀天空。
岳公台最高峰有一块房子大小的平地,应该就是当年岳钟琪大将军的点将台。站在点将台上,俯视山下,一马平川,能容纳千军万马。振臂一呼,呐喊声四起,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岳钟琪大将军操练兵马的情形,仿佛能听到山下真有千军万马在撕杀。站在平台上,学着将军点将的样子,挥动双手,似有两面帅旗在随风飘荡,指挥着山下的将士,此时此刻,不是将军胜似将军,仿佛早已穿越……
还想在山上好好享受这种感觉,但太阳已经西下,快要落山了,在朋友的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的离开岳公台准备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也需要选择好路线。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从选择了石头最多的山脊下山。因势利导,随山石择路。一会儿像猴子,一会儿又像山羊,或蹲,或跳,或滑,在夕阳的陪伴下,一路向下,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终于回到了山脚下。下山的过程中,当然也没有忘记随时用手机记录一路的美景。
下山后,县城的路灯已经亮起,岳公台下看古城,又是另一番美景……
文/许建忠
登岳公台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