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选择”

文/ 欣然 时间: 原创美文

  愉快的“选择”

  (欣然)

  有一年,教育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了神州大地。我们学校取消了中段考,但还是坚持月考(年级统测)。第二学月考试结束了,学生就无所顾忌的放松自己。我班有几个学生还带扑克牌到学校,一下课就三五成群的“斗地主”、“搓大地”。有的还自测“命运”。班长向我汇报了这事,我马上走进教室,没收了一副牌,撕烂几张扔到垃圾篓子里。

  刚好第四节课上课铃响了。我说:“你们几个下课后来我办公室!”

  回到办公桌前,我喝几口温热的茶,冷静想想,教育名师魏书生是这样“惩罚”学生过错的:第一次,罚唱一首歌;第二次,做一件好人好事......通过扬善的方式激励学生改错,才是真正的师爱艺术。

  下课了,郑梓枫和几个牌友耷拉着脑袋走进来。我首先自我批评:老师忘了你们还是玩心未泯的大孩子,过于紧张你们的学习成绩,不关心你们的娱乐生活。这两块钱老师赔偿你们,去买一副新的扑克牌吧。

  郑梓枫不敢接受,“老师,我们知错了!”

  另外三个学生也不好意思,“我们知错了,老师!”

  既然这样,我把拟定的“惩罚”读给他们听,任他们选择:

  (A)每人写一份检讨书,在班上公开自我批评。

  ——老师,这也太严重了吧!他们不乐意。

  (B)今晚开个家长座谈会,“牌友”们都来参加。

  ——更不好啊,老师!他们异口同声喊道。

  “还有(C)呢,老师?”郑梓枫迫不及待的问。

  我忍不住想笑了,递给他们自己传阅。一念完,他们都乐了。说声“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一个个小老虎似的飞奔下楼回家去了。

  第三道“惩罚”其实很简单:午读前十分钟之内,主动清洁教室和走廊。作为“好人好事”登记表扬。

  下午我在课前五分钟去班里巡视,果真是焕然一新了。班长称赞他们“是三年来劳动表现最积极、最好的一次”,同学们掌声如雷。

  由此可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批评教育学生,往往比简单粗暴的斥责或体罚,更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愉快的“选择”,其实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矫正的台阶。让我们的教书育人之路,有了一道昂扬的走向。

  (此文登载于2003年5月《德育报》作者:何敏玲)

  后记:

  庚子年初,武汉有个初三的学生,在课间与同学玩了两分钟扑克牌,班主任发现了“敌情”,第一时间就打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盛怒的母亲扇了孩子两耳光,还连哭带骂的斥责儿子“不争气,真给我丢脸”。没想到这个14岁的初三学生,毫不犹豫的从五楼跳了下去......一年后,班主任被舆论压力整得重度的抑郁了,悲痛自责的母亲也跳楼身亡。而抛弃母子另娶娇妻的前夫,坐拥了母子俩留下的所有遗产。多么遗憾啊!武汉疫情肆虐,他们的生命都得以幸存,却让一件玩扑克牌的小事,毁了两个鲜活的生命,也断送了一个年轻老师的大好前途。

  我只是感到很纳闷:1、学生犯点小错,老师非得“叫家长”来处理吗?

  2、家长能不能有点耐心,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

愉快的“选择”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愉快的“选择”》

  愉快的“选择”  (欣然)  有一年,教育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了神州大地。我们学校取消了中段考,但还是坚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