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粉丝汤与百味地锅鸡
文/边峰
总要去趟南京吧,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景是金陵景。
秋天的南京,一夜美成了金陵。南京江宁牛首山,藏着一座天上宫殿。水波掩映间,这华贵天阙,好似降临人间,佛顶骨舍利就藏在六层地宫的最深处。步入千佛殿,佛国一花一世界,八十四朵莲花,通向八万四千法门。千尊佛像似洪荒宇宙,洒下的漫天星辰。走入禅境大观,看它封印天地轮转,穹顶之上,娑罗树在日月星辰中变化。菩提树,于袅袅烟岚中开花。一座牛首山,见证这座城浮沉的曾经。
无论它被叫做南京,还是唤作金陵,在这漫长岁月里,是否也有人曾立于山巅,叹过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鸭血粉丝汤,作为久负盛名的南京传统名吃,甚至有“不吃不算来过南京”的说法。让南京人念念不忘的,并不是哪家高档餐厅,或是连锁店,而就是小区楼下,或巷子深处的那碗汤。上有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统统都可以来一碗鸭血粉丝汤,甚至还可以从早晨一直吃到晚上。而要显得自己是个老饕,记得点单时,一定要说上一句:“老板,来碗鸭血粉丝汤,鸭肝、鸭肠多放点。”
南京人喜食鸭馔,盛行以鸭制肴,自古就有“金陵鸭肴甲天下”之美誉。盐水鸭、烤鸭、板鸭,当鸭肉被变着戏法吃掉以后,煮鸭子的汤水和鸭内脏,就被将鸭子爱到骨子里的南京人,变身为另外一种美味:鸭血粉丝汤,简称鸭血粉丝。但其实鸭血和粉丝都不是主角,汤才是这道名小吃的精华所在。每锅汤都下整只鸭子进去熬煮,都是真材实料的食物,鸭肠、鸭肝、鸭胗,这些原本没人愿意吃的“鸭杂碎”,因为鸭血粉丝汤而“变废为宝”。
“我最用心的就是在过滤鸭血这一步,一定要把里面的血腥味道去除干净,鸭肠、鸭肝、鸭胗,都是我自己亲手烹煮。”今年二十多岁的小潘,从父亲手里接过店面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每天早上都是他们夫妻两最忙碌的时候。迅速抓起提前发好的粉丝,放进长柄漏勺里,投入沸腾鸭汤里上下颠两颠,倒进碗里,鸭血、鸭肠、鸭肝、鸭胗,眨眼之间进入碗里,迅速浇上鸭汤,顺势再带起漂浮在鸭汤上的豆腐果子。前后不过一分钟的功夫,眼花缭乱之际,一碗鲜香四溢的鸭血粉丝汤,就出现在您的面前了。
“做这个鸭血粉丝汤,到今年为止也有十五、六年了,以前跟着父亲做,现在自己接了店当老板,每个环节都要自己亲手来做。”每天这样的一套动作,重复上千次,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深谙另一种套路的吃货们当然也不会示弱,先喝口原汤,吃块滑嫩的鸭血和豆腐果子,再趁热挑一筷子粉丝,稍微吹凉,然后连带着汤汁一口吸进嘴里,再顺势送进一块爽脆的鸭肠。这才算是完成了一口吞下所有精华的挑战,也才算是没有辜负了那碗汤清味鲜的鸭血粉丝。
在人们长长的一生当中,随着童年的流逝,异乡的辗转,或是生活的变迁,大约会有很多次改变味觉的可能。但,无论如何,幼时家乡的味道早已在冥冥之中,奠定了你一生的味觉基础。时光荏苒,年纪见长,总是会有那样一个清晨或黄昏,一种味道从记忆深处飘来,飘到童年,飘回家乡。
你要写徐州,就不能只写徐州,要写五省通衢,写灯火荧煌,写黄河古道月色空濛,写京杭运河横贯南北。
你要写徐州,就不能只写徐州,要写季市味美,写烙馍飘香,写鸡蛋灌油条的奇景,写苏记丸子汤里泡馄饨的向往。
你要写徐州,就不能只写徐州,要写青史丹心,写传奇咏唱,写项家军“声撼彭城汉水吞,霸王巨鹿破秦关。”写宝亲王“涨波未到麦芒绿,绝胜西湖花柳妍。”
你要写徐州,就不能只写徐州,要写铁路之咽喉,写鱼米之乡,写乾隆行宫熙熙攘攘,写水月禅寺钟楼对望,写窑湾古镇的时光秘境,写彭祖园里呼唤的弘毅刚强。
你要写徐州,就不能只写徐州,要写程子书院一片冰心,写淮海中心拼搏滚烫,写“一带一路”吟唱的扬子秋涛,写彭城儿女欢迎世界的澎湃激昂,写“千古兴亡多少事,”写“当时只道是寻常。”
随着高铁的到站,异乡游学的学子,又回到了这个熟悉而又思念的家乡。刘美驿,目前在台湾读研,已经在台湾待了两年了。虽然每次回家的时间很短,但是刘美驿总是会抽出时间,走走停停,呼吸着家乡的空气,仰望着家乡的山水。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刘美驿每次回来,都要约上自己儿时的玩伴,来到徐
州最老的字号:百味地锅鸡,品尝她最喜欢的味道。
“徐州这么多的美食当中,我最爱的就是这道地锅鸡,因为小的时候,我只要考进全班的前五名,母亲就会亲自下厨,给我烧一道地锅鸡,那个味道真的是太棒了。”
徐州人兼并有北方人的豪放,和南方人的细腻,地锅鸡这道菜也像徐州人的性格一样,看起来粗犷,其实也很有讲究。鸡,要选择一年以上的,两年以下的,佐料多用姜,其次有辣椒、八角、花椒等。徐州人嗜辣,但徐州菜的辣,与其他菜系的辣不一样,是一种香辣,地锅鸡就是徐州菜香辣口味的代表。
百味地锅鸡的周师傅,是饭店的行政总厨,只有他才最明白地锅鸡对于徐州人的意义。“我们店做这道地锅鸡,已经做了有三十多年了,很多人回到徐州,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来我们店里面吃地锅鸡。他们每次回来都会说,在外面惦记的就是这个味道。”
地锅鸡正宗的做法是用柴火做燃料,因为柴火可以使食材受热均匀,容易入味。当大锅里面升腾起一阵油烟后,放入大把的姜和辣椒,徐州菜的香辣,最重要的功臣可能就是这个生姜了。切成小块的鸡肉在锅底煸熟,待鸡煸的半熟之后,加水收汁,待鸡肉六、七成熟,汤汁略低于主材时,放入事先做好的面饼,徐州人称之为“喝饼子”。就是这个简单的面饼也大有讲究,和面的水是特制的高汤,再打入鸡蛋,反复搅拌揉匀,“喝饼子”就制作完成了。面饼贴在锅壁上,而面饼的四分之一浸没在地锅鸡的汤汁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面饼里的淀粉逐渐析出,使汤汁变得更加浓稠的同时,美味也逐渐渗透到面饼中,形成厚重的口味,文火慢炖十几分钟后,一锅热气腾腾的地锅鸡新鲜出炉了。此时的面饼上部焦脆,下部浸满汤汁,嚼起来很有韧劲。
每天晚上百味地锅鸡总是座无虚席,食客们都喜欢这道菜的味道,这是徐州地锅鸡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更是徐州的味道。这些味道,把亲情、记忆、思念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让众多游子们每当在心间升腾起思乡之情时,舌尖就会泛起那些熟悉的味道。
作者简介:
边峰,本名肖登武,七零后,自由撰稿人。
鸭血粉丝汤与百味地锅鸡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