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忆事
教学兜兜转转,一轮又一轮,那天上课又讲到了这道数学题“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4()”,题目要求是让孩子们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题还没读完一个胆大的孩子嘴快:“老师,什么是邮票?”一句话把我问出了萌傻的表情看着他,心下反问自己“邮票都不知道?不会吧。”瞬间扫视一眼全班的我发现,教室里这一群孩子相当部分也正用同样萌傻的眼神望着我,眼里流露出的信息是“我真的不知道邮票是什么”时,真有一种瞬间“石化”的感觉。
站在讲台上的我立马用手比一比、用粉笔画一画想要解释邮票的样子大小,与此同时班级里热闹起来,叽叽喳喳有说见过的、有说没见过的,也有说他家里有的、也有说他家没有的。然后老师我暂停了这题的讲解,许诺把自己曾经收集的邮票带给孩子们看看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邮票、邮票长什么样、邮票有什么用,然后今天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中午下班回家,顺利地上从书架上找到了我那个已经铺满灰尘的集邮册,同在三年级的女儿拿着先急切的翻看了起来,无数的惊叹从她嘴里冒出来:“哇,这张好漂亮!”“哇,还有长这样的动物!”“哇,这几张好特别!”我告诉女儿集邮册里的每一张邮票都至少承载了两个故事,一个是邮票本生的故事,每一张发行的邮票都有她特别的意义,比如纪念伟人诞辰,展现历史事件,发扬传统文化,宣传时代精神等;另一个是我与这张邮票的故事,虽然这些邮票并不名贵,相反全都是些普通的寄信邮票,有的是妈妈老朋友们给我写信的信封上撕
下来的,有的是我给朋友写信的信封上撕下来的(她们给我回信时都会顺带寄回我的邮票),还有的是朋友们挑选了特意寄给妈妈的,这其间一来二去大家互相联系的故事都让这些邮票记录了。
时光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们都使用智能手机,方便快捷能语音聊天还能视频聊天,身边同事朋友也几乎不再有用写信的方式联系的了,也难怪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邮票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有什么用了。繁忙而琐碎的生活让我已经极少回忆,看到这一张张邮票时突然就想起了曾经那段写信的时光,写好信贴上邮票寄出去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友人的回信,每收到一封信都是欣喜与快乐,看信的感觉就仿佛两人坐在一起聊家常,说说自己最近的生活中各种愉快、伤心、担忧、欣慰的琐事,虽然那段时光一去不复返,看眼前的这些邮票却让我记忆深刻,生活中的美好也许不需要太多,一些小事足以。这天下午利用队会课的后十分钟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下我那些被尘封多年邮票,除了收获了孩子的惊喜和满足,更大的收获是“原来邮票长这样,有机会我也要存起来一些”、“原来邮票还有这么多故事,我要回家去问问爸爸妈妈看我们家有没有”、“原来我们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要好好上学以后就会知道更多”“原来……”下课铃声响起时,一双双“恋恋不舍”的眼神让我看到一颗颗想要探索的心。我相信不论学习书本知识抑或是生活知识,没有感知感受就没有经验积累,见识过、了解过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和困扰!
附:
作者姓名:李艳
邮票忆事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