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

文/ 贺丙臣 时间: 原创美文

  停车位

  春节去北京过年,儿子驱车到北京站接我。

  我们俩背着重重的旅行包从火车站出来,走了足有一公里,才走到儿子停车的地方。儿子一边往后背箱里放东西,一边叹息道:“爸,没有办法,这就是北京!”

  上了车,儿子问我想吃点什么。我想都没想,随口说到:“豆浆油条吧。”我们便沿着回家路,去找卖豆浆油条的店铺,找了不下十几家,竟然没有一个停车位。

  找着找着,我有些不耐烦了,不敢再有丝毫的挑剔,看到一家包子铺前一辆车开走了,便对儿子说:“吃包子吧。”

  儿子停好车,我们进店里吃饭。二十分钟后我们吃完饭,儿子摆弄着手机,我问停车费是多少钱?,儿子说“14块”。“怎么这么贵?”儿子解释说:”这已经不错了。现在时间还早,等到中午车多时,价钱还更高。“

  在儿子家,我常站在8楼窗户眺望整个楼区,一排接一排的汽车停得满满,让人窒息。在众多的汽车中,有一个靠着道边的好车位,摆放着桌子板凳,上面放着茶杯和茶碗,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这里,边喝着茶水边看着书。

  不用问,这位退休老人准是利用闲暇时间,为将要下班的儿子或女儿站着车位。看着看着,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难道自己的未来就似这位老人一样,为子女发挥“余热”、尽绵薄之力吗?

  那天全家到颐和园去玩,在东门附近和颐和园仅一墙之隔有一个停车场,每小时收费十二元。汽车从老远公路上就排起了长龙,好不容易挨进了停车场,就似上了“贼船”,后悔也来不及了。

  停车场分两个院落,相互联通,每个院子都不大,里面塞得满满得都是汽车。进来时,我们看见出去的汽车也排着长队,以为院落很空。可是进来一看,没有一个停车位。而且放进来车比出去的车多得多。

  车进来后是不能停的,只能绕着圈了慢慢去找车位。圈子不大,不到一分钟就能绕完了。偶尔有车离开,就得有两三个车去抢。抢车位真是个技术活,谁在驾校学的技术好、谁技术孬由此窥见一斑。

  儿子在车场里兜了二十几圈,也没有找到车位。我和妻子只好下了车,她向左我向右去找。忽然,看见三排有一辆越野车要走,我急忙跑了过去。一辆奥迪车也飞奔了过来,看见我挡在那里,不停地鸣着笛声。带着红袖章管理员不停地劝我:“叔叔,您让一让。”我一犹豫,往旁边一站,奥迪车“嗖”地轧了进来。

  停车位没了。我朝着管理员发起火来:“都二十多分钟,一个车位都没有,你们怎么管的?”这场面,管理员早已司空见惯了,他满脸堆笑,和气得似个老太婆,嘴里不停地喃喃道:“没关系,没关系,我再帮您找!”

  六排又有一家人走向车位,我百米冲刺般跑到车前。那家人上了车,车一发动,我便侧开身体放他们过去。车一走,我便毅然决然站在车位上。

  又有几个车来抢车位,他们不停地鸣着喇叭,后面的车堵得一长串,都跟着鸣起了喇叭,霎那间,声震车场。我笑了,双手抱肩,摆出一付“人在阵地在”的架势,没有丝毫的退让。

  管理员跑了过去,他挥着手,让那些车继续前行绕圈……我终于为儿子赢得了车位。

  走到大门口,我百思不得其解:油城大庆市百货大楼前最难找到车位,那里的车也不少,管理人员只有二三位,可他们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里有六七个人在管理,为啥弄成这个天地呢?

  妻子她们向颐和园走去,我站在停车场的门前想看个明白。可看了半天,也看出个所以然来……

  我从后面追上家人。妻子问:看明白了?”我问答:“看明白了。”妻子问道:“什么原因?”

  我笑了,答:“这就是北京!”

停车位相关文章:

《瑞雪》(通用13篇)

小时候的年味儿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红色的幽默(一)

落日与晚霞

邻家的老人

《停车位》

  停车位  春节去北京过年,儿子驱车到北京站接我。  我们俩背着重重的旅行包从火车站出来,走了足有一公里,才走到儿子停车的地方。儿子一边往后背箱里放东西,一边叹息道:&l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