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小路
我们家住在花溪,传说很久以前这一带,曾经是只有花和溪水流动的地方,从祖国各地迁徙过来的先民,稀稀疏疏的搭建了一些不同情调的小院和城堡。现在很多小院已经荡然无存,淹没在众多高楼大厦之中;现在很多城堡还保存着原来的模样,成为一些著名的景点。在我们家附近一些地方至今还存留那个时期建造的小石桥,从小石桥的大小可以看出那个时候路一定很窄,只能够让骑着马或者赶着大车的人通过。有的地方浅水处还遗留着一些石头组成的“百步桥”,方便人们踏石到溪水的另一边。我喜欢从“百步桥”上通过,站在这些古人抚摸过的石墩上,我常常停下脚步沉思、幻想和古代先民一同回到过去。我想走进他们生活的空间、我想观看他们的服饰、我想品尝他们的美食、我想抚摸他们的兵器、我想和他们谈论他们的爱与恨!
57年我们家跟随父亲从四川搬到贵阳,那个时候贵阳还不大,花溪离城市中心那么遥远。60年代我到过花溪,那时学校组织我们班同学一起到花溪游玩,那时贵阳环境和交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路加宽了,一般的路面解放牌汽车都可以擦肩通过,到花溪也已经有了公共汽车。记得那个时候贵阳市内的车票钱是两分、五分、七分钱,而到花溪需要一角多钱,为了节约钱,我们坐了一段公共汽车,然后步行。一路上很少看见汽车通过,一路上很少有人家住房,我们真的是在山与水之间穿行,一路风景如画。
那时马路就是大多沿着花溪河边延伸,河边垂柳依依,流水清清潺潺。记得我们去的那天还是五月的末尾,阳光灿烂,我一时兴起忍不住要下水一搏,可惜水寒刺骨,只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就上岸了,当地人说这水是从岩缝中流出,所以还需要等待。花溪真的很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至那一次以后我很多年都没有去过花溪,后来参加了工作,再后来我们工作的单位又搬到花溪,我终于可以每天都沉醉在花溪的美景之中。当时我们有单位分配的一套住房,站在阳台可以观看“孔学堂”的夜景,我们在花溪平桥附近又另外买了一套,觉得其离花溪公园很近,门前又是一片荒地,稀疏的树木、农家的菜地,延伸到好远好远的地方,清净、干净。
可是不久变了,宽大的道路从前面穿过,公路立交让好多路公共汽车从这里经过,出行方便了,声音嘈杂了,周围建造的小区多了,还有就是感觉原来我家门前的马路被分割成一条一条的小路。现在的城市繁华,高楼林立、已经不能够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了,宽广的大路展现了今天的欣欣向荣,城市的更新象征着人们生活环境极大的改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家门前的大道覆盖了往日的荒原向远处延伸,路边的高楼大厦也一路向远处生长。门前的大道连接着贵阳四周的景区,每逢佳节、周末这么宽扩的路面还会出现拥堵,一路小车,一路叹息!
我家门前原来周围清净的环境,曾经觉得宽大的大路,被现在的大道分割成的一条一条的小路,使它们仅仅保留了一些曾经有过的痕迹。从这里走出去,你可以看见路边的水井,泉水依然涓涓不绝;从这里走过去,你可以看到原来的大路变成了拥挤的菜场。在原来的大路另一侧,废弃的商店冷冷清清,等待新的主人来换发它们新的活力!
走在这一条路上有时我会想到,中国台湾陈彼得先生创作的“一条路”,感叹他的作品,感叹他作品中描写的一条路:
一条路,落叶无迹,
走过我,走过你,
我想问,你的足迹。
山无言,水无语,
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
……
我家附近的小路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