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秋已去,冬将至。
唐代李白的《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明代王稚登的《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现代左河水的《立冬》: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处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不同时代的三首立冬诗歌描写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立冬节气的情景。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经历的过往不同,但对立冬及冬天的风景感受体验是相同的。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时节,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和万物收藏的意思。立冬标志着冬季从此开始,万物开始进入冬眠时节,专心汲取养分、养精蓄锐,等待来年立春之后,能够更好地开花生长。从气候上说,意味着风雨、湿度、气温等,自秋季向冬季转变的节点之上。立冬时节,中国所处的北半球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表储存热量还有一定能量,这时虽不至于太冷,但气温会逐渐下降。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冬季的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节气一个接着一个,天气会越来越寒冷。
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吃。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气和各种节日,不同地方的人们总会吃点当地的好吃的,以示庆祝。立冬时节,有些地方,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些地方,有吃狗肉、羊肉等滋补食品的习俗;在江南,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在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其实无论吃什么,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立冬吃饱,吃好,补充能量,就能很好的防寒抗冻,预示着一个冬天都能健康平安。
冬已至,天将寒。
杜甫《自京赴奉垩先垩县咏怀五百字》: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郑燮《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不同时代的诗人描写不同时代冬天的寒冷,诗不同,时不同,但冬天的寒冷意境相同。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各有各的美好,都是生命最真实的展现。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夏天是热情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思考的季节,每个季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唯美。春天带来新的开始,夏天沐浴着阳光的温暖,秋天收获满满的喜悦,冬天沉寂的寒冷里蕴藏着美丽的故事。每个季节都是一幅唯美的画卷。冬天总是寒冷的,这是季节特征,也是自然规律。什么季节穿什么衣,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冬天就应该寒冷,冬天下雪很正常,很自然。冬天寒冷,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冬天寒冷,惊醒人们,时刻清醒;冬天寒冷,警示人们,处处留心。
秋去景致在,冬来诗意浓。
文:许建忠
立冬~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