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阳山秋景(二)
(欣然)
次日清晨,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前往“峡天下”景区——岭背镇。
我们走进峡谷平坦的入口处,仰望半空中,一座银色玻璃桥,横跨在两山对峙的崇岭之间,四周群峰争奇,“欲与天公试比高”。
以为有缆车直达山顶玻璃桥,然而“暂时没有”。必须沿着山坡徒步20多分钟,才可以坐“飞天魔毯”上山。陡峭的山路,没有台阶,走起来气喘吁吁的,我对年轻导游苗苗说,这爬山不适合中老年人,损害膝盖。她说,旅游设施比两年前还是有进步了,可能再过一年半载的,有缆车直上山顶,价格稍贵些,游人就没这么辛苦了。
对于年过半百、七老八十的游客们而言,这一段爬坡无异于“蜀道之难”。如此偏远的山区,能够来一次足矣,谁还期待“以后”呢?
第一次坐“飞天魔毯”电梯,大家觉得很悠闲,很舒适,也让爬山的劳累得以松弛。到了“光明顶”,必须拾级千余步盘山石阶,才能登临“云天渡”玻璃桥。我曾经走过张家界玻璃桥,没有人们所描述的那么惊险可怕。今天来到云天渡玻璃桥,看到桥的两侧栏杆上,几十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一种“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愉悦感,这座玻璃桥长588米,高488米。是世界上最长最高的玻璃吊桥,堪称世界奇迹。
旅友彬彬一袭红裙,盘坐玻璃桥面,如出水芙蓉。我蹲下来用手机给她拍照,不小心俯瞰桥下一眼,丛林莽莽,万丈深渊啊,“险处不须看”!我顿时头晕心悸。
于是我站起来对自己说,勇敢些,看前方,向前走,远看群山,不害怕......两旁的红旗猎猎,好像欢迎我们胜利归来。接近桥头一座圆拱的“凯旋门”,当地的摄影师为我按下了幸福的快门。
跨过“云天渡”,我们从悬崖峭壁的缥缈峰栈道往山下走,真正体验了“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的辛苦感受,途中经过一个喀斯特岩层的“灵鹫宫”,据说气温骤降时,洞口便会出现吞云吐雾的神奇景象,只是今天阳光灿烂的,洞口干涸得唇焦舌躁,只剩下斑驳干裂的岩层了。
乘坐“天龙滑道”下山,是有惊无险的。滑道长888米,有二十多个“拐角”,温馨提示游客们放慢速度,避免“肢体碰撞”。那种穿越丛林,回到地面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了!
最后一个景点“燕窝洞”,形成于2000万年前,鬼斧神工般的天门奇观,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沿着飞流直下的瀑布观景台,往洞口走去,卵石奇形怪状,沙滩洁净柔软,小桥流水人家,浑然天成的岩石“壁画”,走了约200米,岩洞的尽头,一半是敞亮的天空,一半是黑黝黝的岩壁,简直充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走进了燕窝洞,随处皆景,令人留连忘返。
欣然,原名何敏玲。阳山有诗和远方,朋友们还是亲自去行摄一次吧!
行摄阳山秋景(二)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