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院时尚古镇印象
濮院时尚古镇,青黛砖墙角落里,楼阁飞檐翘角外,古意深深的花岗拱桥边,玉兰花如约的在三月的春风里绽放。“一树玉兰花,赏尽天下春。”我们一行五人在这玉兰花开的春天里,与新修的时尚古镇来一趟赏春之旅。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菩萨蛮,写尽了三月江南季节的诗意。古镇里流动的碧绿春水,宛若条条翠绿玉带镶嵌在古镇广袤的田地上,绿带一样的河面上,景区里水上代步的工具是大叔手工摇撸的小船,板木桐油清漆的木船,在江南各地已经使用了上千年,却在祖国飞速发展的今天,渐渐的退出了交通运输的舞台。欸乃,欸乃的声声中,又恍惚回到那懵懂少年时的憧憬,乘船到天际的尽头,看鲲鹏万里展翅。
天空还是这样的湛蓝,温暖的阳光照拂下的碧绿的河水中,菜条鱼成群结队的,在清澈的湖水里游来游去,你能猜到它们无忧无虑的乐趣吗?一只褐色的大虾,正张开它两只大螯在扒拉在水中晃动的水草,如一幅惟妙惟肖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真实的虾图画不经意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时,智慧的闪光就在在平凡的生活中。
相伴绿色玉带河流的肯定是桥,三拱门石桥,单拱门石桥,双墩石桥,五墩石桥,不但是连接着河流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座生活中活着的艺术作品。列代工匠们用他们的睿智才华,让后人们看到了无数流淌着中华民族特有智慧的文化遗产。花岗岩石出自深山,琢磨成条石,建成了一座座的不朽的作品。更有石桥远处,二乔玉兰如一只只藕荷色灯盏,向着蓝色的天际怒放。高岗上的天青色禅塔,直插天际向九天鲲鹏问安!
古镇的中央,是抗金名将岳飞后代二十八世孙居住过的岳府,后院的戏台前,一位身穿汉服的女孩,正在为游客表演提线木偶,小园内中国古典的悦耳悠长的音乐娓娓飘入耳帘,小姑娘手上握着十几根线连着木偶,是一个同样穿汉服的小姑娘表演,道具是江南特色紫砂壶和三个小茶盅。木偶小姑娘开始用手拿起了紫砂壶,在表演者的操作下,紫砂壶被慢慢提起来了,越来越高,开始慢慢的倾斜,紫砂壶中的热水冒着白色的雾气,茶水形成一条美丽的弧线直落桌上的茶盅。“啪啪啪”,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送给表演的小姑娘高超的技艺。在这春日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场现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
河岸两边的是古色古香的连廊和临河的住宅,透过雕花木窗看屋内,是时尚的现代装修的民宿。还有一间间临河而建的古朴餐厅。进入临河而建紫藤客栈,餐厅内是江南常见的八仙桌,配上没有靠背的长凳。五个人只给三个长凳,询问服务员说,是餐饮公司规定,餐厅一共只有三张桌子和九个长凳,所以,在节假日,就餐需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古代就餐时没有椅子吗?我想要是有机会,让这位设计者体验一下,旅游中就餐时有靠背有多么重要。墨守陈规并不一定是古老风俗的延续,与时俱进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河对岸高大的乔木上,一团黑影窜上了树梢。定睛仔细看,原来是一只可爱的松鼠在玩耍,马上招呼朋友,那小家伙又窜上了屋顶。敏捷又快速。原来这小家伙生来就属于这里,这里就是它的家,它的天地,是它居住的故土。濮院时尚古镇,我们只是匆匆的一瞥,而真正融为一体的是小松鼠它们,在和煦春风中,在绵绵夏雨里,在皎洁秋月下,在皑皑冬雪上,在古镇度过的每一天。
马永春男,浙江平湖作协会员。1987年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工程系。一直在国企、私企做管理工作。2008年开始,在国内工厂做销售,到过四川、重庆、湖北、河南等许多地市县。观各地不同风俗,品世间风土人情。
濮院时尚古镇印象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