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趣记
作者:陈航
很久没有写随笔了。偶尔遇到一些平凡生活中稍显突兀的事物,还是会想提笔。今年二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养水仙,以前我种的花大多不得善终,而水仙听说又挺娇贵,所以我是怀揣很小的希望去开启这次种植的。没想到水仙长势非常好,花开爆盆,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易逝,而记忆又太容易被时光冲淡,所以,我得克服拖延症,在花已开败的一周后,把这段与水仙的邂逅记录下来。
栽种水仙的念头在我心里早已迁延日久。儿时在钢琴老师家第一次见到水仙,它的姿态和颜色谈不上太起眼,但那种淡然幽若的芳香却清冽得让人精神为之一颤,嗅之难忘。在此后的很多年,我早已记不清那具体是种怎样的香味,心中只有一个模糊而笃定的记忆:那种香味奇绝于众,非其他花香可比。
普洱气候温和,花类繁多,但很少有人种水仙,花店里也几乎没见过卖水仙,越是经年未见,那种香味便越在我心中神化了。
看到周围不少人网购花籽或花苗来栽,我也随之心动。刚露出这念头,妈妈就说:“以前你王阿姨送过我一盆水仙,只开一天花就谢了,不划算栽”!我稍有犹豫,但转念一想:花期短又如何?这么美好的事物,把它短暂的美复刻在记忆中慢慢回味,不是挺值当的嘛!
随即我就网购了四大个福建漳州的水仙花球。送达好几天后我才去取货,拆开快递盒,四个有些干瘪的球茎缩在里边,稀疏的根须上还裹着干结的小泥块。我挨个拿出花球,在阳台上一一摆开,好家伙!简直就像四只大闸蟹!白白嫩嫩的花球表面紧裹着一层棕褐色的、薄脆的外壳,再加上它腆着圆鼓鼓的大肚子向四面八方张牙舞爪的形态,很有螃蟹横行霸道的气势。
我仔细看了种植说明,小心翼翼地把花球的外壳剥去,切掉无精打采的根须,然后对着水龙头冲尽残余的泥污,再把四个任人摆布的“大闸蟹”平平稳稳码在粉青色的瓷盆里,最后倒入稀释好的矮壮素液体,让它们在盆里舒舒服服地待一天。因为没有及时栽种,花球内部已略有干瘪,我看着它萎靡的样子着实不敢乐观。
第二天晚上,我开始清盆换水。在冲洗花球时,感觉有什么密匝匝的小东西扎手指,拿到眼前一看,花球底部长出了一排排细密的约5毫米的根须,摸上去挺坚硬,乍一看还有点像刚萌出的乳牙,害得我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我很震惊:仅仅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咋就突然冒出这么多根须来?这远超我的认知和预判啊!这蠢蠢涌动、势不可挡的生命力,难道这就是一夜吹得花千树的春之神力吗?
水培水仙,换水要勤,我每天晚上像给四个胖娃娃洗澡似的,小心地把它们从瓷盆中捧出,哗啦哗啦冲洗一番后再置换干净的水浸泡起来。水位不可过高,刚没过根须即可。根须长势惊人,每晚换水时都可发现肉眼可见的增长,差不多日均增长5毫米。同时,形似蒜头的花球上端也在不断地抽枝长叶,一天一变的长势倒衬出旁边的芦荟和玫瑰多肉太不思进取了。这一日一冲洗的程序持续了六七天后,因为根须太长且盘综错杂地交织在一起,花球的体积也膨胀了不少,四个胖家伙满满当当塞在盆里,得,谁也别想出来了。我只好倾斜盆身倒水,再换入清水。再后来,花枝越长越高,重量也与日俱增,我每日便只是添水了。
水仙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所以我把它置于暖洋洋的飘窗上。这段日子天气不错,初春的风和日丽一定令它很惬意。在尚未开花的日子,随着不同时段的阳光幻化着光影的迁徙和色温的冷暖,水仙亦与整个窗框中的其他物象共同塑造着不同的景致。它的叶片有点像葱叶,但更为宽扁、肥硕。眼见它们团团簇簇地亭亭而立,日渐一日地高壮,我心中却完全没底:到底能不能开花?什么时候才开花?现在栽会不会气温有点高它适应不了……无端的揣测毫无意义,答案只能等待。
两周过去了,叶片之间星星点点探出一些嫩绿的小花蕾,扁圆的小脑袋像愣头愣脑的豆芽,可可爱爱又很不起眼。又过了一天,这些小花蕾的颜色越来越浅,形态和轮廓也蜕变得愈发分明,花苞的雏形隐隐初显。第十五天早上,一眼瞟去,竖条纹的绿幕中似乎出现了一点白色的褶痕。凑到跟前一看,柔弱嫩白的小花苞那么轻若悬丝地垂着,好像风一吹、手一碰就会落下来。它呈现出一种初生襁褓的无力感,暂时还无法睁开懵懂的双眸。到了下午,又有三四个雪白的花苞怯生生地抛头露面。花期来了。
第十六天,花苞绽开了,白雪丛中一点黄,像从蛋清和蛋黄蘸取的颜色。花朵的形态显然是经造物主精雕细琢过的,在万紫千红中有很强的辨识度:花冠的主体由六片洁白的椭圆花瓣构成,中间的副冠颇像水母,又似嵌着一只鹅黄的小碗,碗中端立着三支细细的花蕊,“金盏银台”的雅称恰如其分。细长的花柄横向而生,挂在上边的每一朵花都格外挺拔、神采奕奕。水仙与梅兰竹菊非亲非故,我却想称之为花中君子,因其周身氤氲着一种恬淡无争、清雅脱俗的气韵。尤其这清香,缕缕皆似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孤芳幽韵,没有张扬侵扰之肆,没有浓烈浮艳之腻,比玫瑰、百合、芍药之香更沁人心脾,唯木樨花可一较高下。
接下来就是花朵全面盛放的八九天。水仙叶丛的四面八方不断有新的花穗抽条而出,大多是单瓣的,也有三四支重瓣的,开得热闹踊跃、当仁不让,毕竟春光短暂,花期更短,时不我待啊!那么多花朵你覆着我,我挡着你,以拥挤娇憨之态上演了一出“水仙枝头春意闹”。因为这盆水仙,整个窗台都潋滟着不绝的春意,夕阳西下,边吃晚饭边瞧着柔暖夕照中的水仙,橘黄的光束给花朵渡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美得有些不真实。我想拍照记录下这些美好,却苦于相机的局限性,照片对美的呈现总比实际大打折扣。真羡慕那些会画画的人呐,丹青妙手可以不差分毫地记录下眼中的景致,定格、封存住这绝美的一瞬。罢了!我就拼命调动脑细胞,努力去记住此情此景吧。
开花的整个过程大概历时十二天,花谢了花朵也不掉落,一串一串像干花似的笔直矗立在叶片丛中,凋谢得端详而有尊严。几剪刀下去,风干的花穗便一串串完好无损地从枝头折下,好像身着盛装优雅庄严地行谢幕礼。
水仙的生长周期如此之快,在短短一个月内,在周围的其他绿植几无变化的情况下,水仙走过了生根发芽、花开花谢的整个历程。水培水仙的花期仅此一次,花不会再开了,叶片依然郁郁葱葱。比起一年四季常开不谢的寻常花卉,我更愿选择这种花期短却很独特的花,前一种容易熟视无睹,后一种却能在回忆中久久延续它的芬芳。瞧!落日余晖又盈满窗台,隐隐投射出那个暗香浮动的黄昏……
水仙趣记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