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文/ 黄定黔 时间: 原创美文

  生命留下的记忆(六)感受

  工作之余我们喜欢和带队的老师打扑克“拱猪”、“打百分”、“接龙”。我和带队的唐老师关系很好,他喜欢开玩笑,悄悄给我说“有鬼无害”!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我们的实习生活也就结束了。我好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过去那些美好的记忆里面,但是世界在变,首先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改变了这一切。在文化大革命中开始我属于“保皇派”,后面又属于“支红派”,想不通为什么要打倒所有的领导?想不通为什么有人敢在学校校长的身上涮浆糊贴标语?

  回到学校,我们分别成为“红卫兵”、“红外围”、“造反派”、“保皇派”、“四一一”、“支红派”。我们经常半夜三更被学校的喇叭吵醒,需要赶快爬起来加入走向大街的游行队伍,支持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忙得一塌糊涂,经过一段时间的“造反”,也不知道应该打倒谁!也不知道谁是谁非!后来我们大概都患上了“神经衰弱”,晚上不睡,看喇叭响不响,早上不起,又不上课,连老师都被一张一张的大字报点名批判。

  那个时候我没有能够成为“红卫兵”,我的父亲解放以前在铁路工作,带领数百工人修铁路,当时叫“工头”,解放以后叫“领工员”,后来叫“技术员”,在人们心目中“工头”是拿着皮鞭打人的。我得到的红色袖套上面印着“红外围”三个字,要听从“红卫兵”的指挥。好在毕业分配工作时我属于当时掌权的“支红派”,没有分配到煤矿。

  那一段时间我总觉得有一些气氛不对,加上我学武术招人耳目,也就有了一点危机感!所以一次另外一派在贵阳市邮电大楼召开几万人的大会,我一个人,单枪匹马的走向主席台,结结巴巴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省市委是革命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下面好几万人静静地听我战战兢兢地发言,好在只有我一个人敢上去,他们通情达理没有和我纠缠,只是派人跟踪了我一会,觉得没有敌意,放我一马!说真的,这样的场面我再也不敢了。

  67年全国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串联开始了,我们后知后觉,毛主席已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见了好多次“红卫兵”,我们才知道出发,10月初到达北京,准备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应该前面已经有好多次这么大的活动了。去北京的火车很挤,我们只能够站在火车车箱的中间,连小小的厕所里面都要容纳四、五个人。我们没有行李,行李架上也是人,凳子下面可以轮流睡觉。我们常常两只脚轮流站一会,象在做武术里面的金鸡独立,那个时候的火车很慢,到达北京需要三天两夜,大家吃喝都少,基本上到一个大站才可以下去上一次厕所,可以想象到当时是多么艰难。我们没有钱,只有火车停靠大站才有水喝,依靠从学校带的十多个馒头和咸菜维持充沛的革命意志!

  到了北京有革命群众来迎接,安排吃住等待,每天仍然是馒头和一块咸菜,也可以借两三元钱,说是可以以后还。我们等待了好多天,这天凌晨三点钟我们就起床待令,在通往天安门的大道上等待,看着斗转星移,迎着太阳缓缓升起,队伍慢慢向前移动。几个小时以后才接近天安门广场,欢呼声象海浪一样逐渐增强。真的,到达广场的时候才是人生命力最强盛的时刻,其实我们离天安门城楼那么远,城楼上面是谁也只能够猜一猜。我们真的好激动,人群象潮水般涌动,一路上都是被踩踏遗留下的鞋子,谁也不敢弯下腰去拾取,现在再也不可能看见那么大的人群,再也不可能听见那一种欢呼的声音。

  开始我们确实心怀革命的斗志,首先去北京大学,抄大字报,感受北京文化大革命的气息。慢慢的也随着大部队去“颐和园”、去“天坛公园”、去感受京城的繁华。在北京我们停留了十多天就准备回去了,伙伴们商量从北京到沈阳、哈尔滨、青岛再坐海船到上海,领略祖国美好的山河,并且我们也不需要花钱,吃住都有人接待。11月3号我们达到沈阳,一下火车呆住了,北方的冬天,漫天大雪,零下十几度,我只有一件毛衣,在当地借了一件军大衣,再也不敢向前进,匆匆忙忙安排回来了。那个时候沈阳很老旧,商店两道门关得死死的,我们这些南方人很难找到,也没有钱买什么东西。

  回到学校没有人组织复课,当时社会上在外逗留的学生还很多,很多同学都利用这个机会去外面旅游,我也是借此机会两次去上海。上海安亭有我们家的亲戚,姨妈一家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只有姨父一个人工作,是附近商店的营业员,所以姨妈家很穷。我母亲也很穷但是很善良,拿出了她当时存了许久的二百元让我带给姨妈。后来姨妈的儿子上山下乡去了乌鲁木齐、大女儿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

  去上海途中我去了几次桂林和杭州,记住了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记住了杭州的“断桥”和“灵隐寺”,不过一个人的旅途也略显孤独。记得有一次,凌晨五点钟从桂林火车站出来,沿着昏暗的街道漫步,当时没有现在那么多高楼大厦的遮挡,眼前星光点点、灯光点点,万籁俱寂。我一个人走了好远才看到一个做早餐的小店,灯火昏暗,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清香。天亮了好久,我步行到“芦笛岩”,一路行来,看桂林独特的山峦、看晨风轻轻地摇动树梢,感觉大自然真实的美!我觉得“芦笛岩”洞内、洞外比“七星岩”更胜一筹。

  杭州也漂亮,在那里我看见了许多带着“红卫兵”绣套的“白素贞和许仙哥哥”。而最让人难忘的是“灵隐寺”前面那个笑容可掬的“弥勒佛”。“灵隐寺”的位置很特殊,隐藏在青山绿树之中,山路弯弯,奔波疲惫的朝圣者转过一道弯,整个寺庙和绿阴衬托出一个巨大、和气、挺着大肚、笑容满面的老人,疲惫、忧愁頓时烟消云散……

  又过了好久我们就毕业了,毕业前憋一口气想参军,他们说我家庭成分不过关,也好,我不是当官的料,可能也受不了那个苦,后来分配到煤炭部建安公司92工程处。当时公司在贵州水城老鹰山安装洗煤厂,后来又转战另外几个地方,建好就走,所以能够接纳我们的常常只有荒原与帐篷。老鹰山距离水城县城很远,厂区建筑依山挺立。可能是故意安排,我们一行傍晚到达,远远望去,矿区象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不识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黑暗中”!

  现在人们把水城称着“凉都”,老鹰山的冬天比水城还要冷,当时在建设,路上随便舖上一些碎石,泥水混合,人们常常都要穿雨靴,冬天路上结冰更难行。简易的帐篷或者席棚,夏热冬冷,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没有汽车要想逃离是很困难的。那里群山环绕,海拔大约1800米,离天只有三尺三,夜晚可以观天象,白天可以分析空气的新鲜度!

  我曾经仰望星空,

  观赏划破天际的流星,

  那一闪而过的辉煌,

  也曾呼唤着我的心灵。

  我不是勇士,

  只敢把自己的头稍稍埋在沙滩上,

  等待潮水的到来,

  和流沙紧紧依偎!

感受相关文章:

感受的作文10篇[热]

军训的感受的作文(精选30篇)

感受的作文6篇(实用)

观后感受1000字

家务劳动感受作文5篇(精品)

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作文(精选27篇)

《感受》

  生命留下的记忆(六)感受  工作之余我们喜欢和带队的老师打扑克“拱猪”、“打百分”、“接龙”。我和带队的唐老师关系很好,他喜欢开玩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