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画出锁阳秋
胡喜成
人总是好高骛远,对于千里之外的风景古迹,尤其是古代名人吟咏过的,虽现在惟有一椽破屋,或仅余断垣残碑,总是引人神往的。而对于家乡故里的名区胜景,因生活于其中,又近在咫尺的缘故,就象春雷夏雨秋霜冬雪一样,纵然外地离居者以为天地奇观,千载而一时,自己却以为平淡无奇。但一离开故里,却恍然若有所失。我之所以沿着千里迢迢的陇海铁路一程一程地赶来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领略这故乡之秋。
锁峡的秋当然不象水密桃一样,是秦安的特产。但作为一个秦安人,一个在秦安生长栖息过的人,总觉得秦安的秋是一册自家的家谱,在人的心理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人的感觉上比别的地方情味浓郁,比别的地方容颜迷人。虽然,秋并不是醇香的美酒,也不是微酡的佳人。那一种似醉非醉眉语目成的感觉,用之比拟秋景是并不十分恰当的。
别的地方,例如武威,也一例是有秋天的,二十四节气里边节气并未减少一个,但在人的感觉上,秋姑娘却总是姗姗来迟,而又去之匆匆。当洋槐飘香树枝挂满缨络的时候,河西炎热亢燥的天候为之一减,紧接着萧萧的秋风吹起,满树的黄叶就象纸片一样息索息索地飞下地来,而代之以朔风怒号飞雪迷蒙的严冬了。
锁峡的秋却与之不同,明中丞胡可泉(缵宗)公编撰的《秦安志》记载:“峡长三里许,而山色茏葱,水声澎湃,三秋风光溧溧,经行者飒然。”寥寥数十字,就勾画出锁峡秋光的优美特色来,真像是一幅丹青巨手极工之后的写意画,令人心往神驰。我之所以千里寻秋,年年赏秋,数十年一往情深,就是如此的缘故。
锁峡位于距秦安县城五公里处,因位于县城以北,故一名锁阳峡。为领略锁峡的秋,我乘车离城向北飞驰。一会儿时光即到。远望锁峡双峰并峙,似天然的石门。正疑无路可通,及到峡前,山回路转,才寻出一条路径来。下车矫首遥望,两边是巍然高耸的奇峰,中间是潺湲奔流的陇水,巉岩的山石,龙盘虎踞,斗雄争奇,离披的芳草,铺玉展翠,无限清幽。寻路上山,昂首远眺,秦安美好的山川尽收眼底。
萧萧的秋风之中,果树扶疏,远望挂在苹果树上红灯笼似的硕大果实,以及品种众多形状各异的梨儿,诸如味道鲜美的七月鲜,绵酥似糖的绵软儿,甜如蜜浆的糖梨儿,解渴生津的酸京瓶等,使人由衷地喜悦。而巉岩上一株一株的苍松翠柏,生出一阵一阵波涛似的微响。更使人心旷神怡之极。这是近年的印象了。记得数十年前是另一番景象。那时的锁峡两岸山田多种粮食,高梁象红色的珍珠缨络,在微风里奏出美妙的音乐,金黄的谷穗玉米在夕照里放着耀眼的金光。山野离离的野草中,开放着紫色的阿尔泰紫菀花与黄色的蒲公英花,亦足以使人心醉神迷。
至于锁峡中泻出的一道清浅的溪流,分明象佳人明媚的秋水,潋滟生波,动人之极。远望陇水盘旋而去,象一条金鳞闪闪的巨龙,也像是仙女抛下的玉带,使锁峡的秋光分外生色。我记得锁峡的石壁上曾刻有“天开石镜”四字,刻于清道光时期。峡中又有景观名一只靴,极似仙人濯足于陇水。相传锁峡为道教之洞天,仙人之灵府,传说故事极多。可惜后来修公路取石,石镜乃成人们记忆中的名物。而一只靴也不似以前的形象逼真了。但如目睹到造化之神功,仍使人浮想联翩,神游八极之表的。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暮秋,我独自一人登上锁峡的高峰赏秋,四野是一片凄凉的秋声,深秋肃杀,寒霜凝雪,萧瑟的秋风之中,碧蓝的天空之下,黄色的洋槐树叶象雪片一样落到地上来。此时此际,我不由得记起了宋玉《九辩》中的名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正当难以为怀之际,天又下起了潇潇的秋雨,远山近水全笼罩在一片迷蒙的云雾中。我心想自宋玉一赋,中国文人全都患上了悲秋症,流传颇广的《古文观止》又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于是家吟而户诵,使人极易产生感伤的情绪,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我想象锁峡未曾开辟公路之前,锁峡秋光虽美,却总有萧飒苍凉的情味,是一种凄美。两岸巉岩的山石上,木叶尽脱,花草飘零,寒雁秋虫,相顾悲吟。两峰中央澎湃的陇水,孤寂地扬泻着寒流。一条狭窄的弯曲小道,似是九转的羊肠,滋生苔藓的石级上,蚁行着三五个挑担荷物的农人,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深秋晓行图啊!清代天水著名学者、诗人任其昌《锁子锁》诗中写道:“到眼疑无路,萦盘曲栈牢。山侵天宇窄,石斗水声高……”将锁峡中的小道比拟于架于悬岩危涧的栈道,可见山道之险,步行之艰。这不是凄凉之极的么!
秋的明媚、秋的肃杀是锁峡秋的晨夕,如此才画出一个秋的完整轨迹。只有能领略秋的肃杀的人,才能领略秋的明媚。无论是初秋的天高云淡,纤云四卷,还是暮秋的千山落木,秋雁南飞,都是一幅流动的陇南山水长卷,是任何丹青无法比拟的。使人不得不感叹天地的广阔,造化的神奇。想到此,我吟成了下面的一首诗:
茫茫千里外,来寻锁阳秋。
雨骤木叶脱,风寒陇水流。
暮云迷望眼,秋色满高邱。
有女商声内,无言独倚楼。
这是以前的事了。好在这次赏秋并不是暮秋,也未遇上凄凉的秋雨,而只是领略到天高而气清,领略到一种清平成熟的秋韵。我还是收回心猿意马且回家暂作休息之计罢。
锁峡归来已晚。是夜月淡风清,繁星入户。我独处一室,睡在床上,心赏着锁峡风光的风姿与神韵。忽然屋内的壁灯一亮,我面前出现了一位二十余岁的绝代佳人。身穿一件皎洁的罗裳,容貌清丽可人。眉目顾盼,光彩照人。向我微笑着说:“我乃是锁峡神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沉酣于春光旖旎之中,甚至有些人想春行秋令,这不是可笑之极么!惟君懂得秋与春相表里,能领略清丽的秋韵,千里寻秋,可谓痴绝。我因之特来致谢云。”我感愧交加,欲以答谢,忽然时钟闹铃声大作,眼前人声顿渺,乃知是南柯一梦云。
【作者简介】胡喜成,名瑛,以字行,网名或暑啸海楼、清波。甘肃秦安人。农学学士,副编审,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甘肃省史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创作员,甘肃省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秦安县作家协会顾问,谪仙诗社副社长。尝主持编纂『秦安县志』。出版编着有『啸海楼诗词集』『啸海楼辞赋集』『甘肃省秦安县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与区划资料汇编』『秦安县综合农业区划』『秦安植物记略』『秦安县乡镇企业志』等数十种。已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当代诗词』与美国『寰球诗坛』等发发表诗词曲赋联文等3000余首(篇)。多次获奖,有诗入刻中国长城文代碑林。其散文发表于『飞天』『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陇南文学』『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大地湾文学季刊』等与相关网络。
丹青画出锁阳秋相关文章:
★ 我俩的五一小长假
★ 丹青画出锁阳秋
★ 秋游红螺寺
★ 秋雨。
★ 跟着女儿去旅游
《丹青画出锁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