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归来话“酒场”
年关归来话“酒场”
作者:陈祖金
元宵节一过,总算逃离年关的酒场,大有劫后余生之感。回望年关,场场皆是恶战,实在要给这铁打的胃说声“对不起”。在安康的酒文化里浸润多日,也来把这“酒场”说道说道。
酒,作为一种奇妙的饮品,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人墨客们也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拿着空杯子都不舍得放下,可见古人对饮酒也很痴迷。它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慰藉,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厚谊,是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壮志豪情与人生感慨。
如今,酒早已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逢年过节,亲友相聚,把酒言欢,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情感催化剂。都说饮酒小酌怡情,豪饮伤身,但几人又能把尺度握的那么精准,难免恣意,从而使酒场妙趣横生。
怡情之雅莫过于小酌,就是俗称的“喝上二两”。小酌以自酿的酒为佳。天色将晚、暮雪将至,新酿的米酒散发着醇厚香气,红泥小火炉跳跃着温暖火苗,怎能不邀上好友酌上几杯?临时起意,无所谓邀请的迟早,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语言,也没有名酒好茶,就喝一个感情。简简单单的一句询问,温暖了老友,自己情感也得到了释放。与挚友对坐小酌,是喝酒最舒服的状态,一边细细品味着美酒的香醇,感受那一丝辛辣在舌尖散开,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谈,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工作上的心得,或是那些藏在心底许久的感慨,气氛轻松而融洽,没有丝毫的拘谨,何其快哉。
“微醺”可能是对喝酒最诗意的刻画。“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当人处于微醺之时,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奇妙的作用,它轻轻刺激着神经,让整个世界仿佛都蒙上了一层诗意的薄纱。此时,人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平日里被忙碌生活所压抑或不曾抒发的情感,最容易在此刻激活。此时的人们,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而敏锐,性格木讷的开始幽默,不苟言笑的变得健谈,一句句优美的词句在舌尖打转,仿佛自己瞬间化身为大诗人,只需提笔,就能将心中的情感与感悟,挥洒成一篇篇动人的诗篇。
等到双颊红晕,已是浅醉之态。酒精在体内燃起了小火苗,像是有一股暖流在身体里缓缓流淌,让人感到一种慵懒而舒适的惬意,内心的热情也开始映上脸庞,眼神开始变得迷离,看周围的世界仿佛都笼罩在一层薄纱之后,一切都变得朦胧而富有诗意。此时,对于不胜酒力的人来说,酒精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他们心底那扇紧锁的门。那些平日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小秘密,像是被释放的精灵,一不小心就会跑出来。也许是一段年少时的暗恋故事,那个藏在心底许久的名字,在此时会不经意间从口中说出;也许是对某个人的真实看法,那些平时碍于情面未曾表达的话语,此刻也如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又或者是一直深埋在心底的梦想与渴望,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原因而被压抑的想法,在浅醉的状态下,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为我们描述了沉醉的状态。“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喝酒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此时的他们,如同李清照一样,彻底摆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不受控制的奇妙状态:身体似乎变得轻盈起来,脚步也变得虚浮,仿佛踩在云朵之上。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美好,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淡薄。这种状态下的酒友是最好的唱歌搭子,什么歌都会唱,多高的音都敢飚,从不担心跑调。此刻,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在酒精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忘却了一切,快乐的无比纯粹,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想回到现实,只想一直沉醉在这美好的瞬间。
当然还有抱着酒瓶没去唱歌的,那就已接近酣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好一幅酣畅淋漓的饮酒画面,自诩高手,自然不肯轻易言败,一杯接着一杯地畅饮,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这香醇的美酒。思绪也如同彻底挣脱了束缚的飞鸟,尽情地在天空翱翔。此时的他们,彻底放飞了自我,将平日里的拘谨与伪装统统抛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脸上洋溢着真诚,仿佛重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会毫无保留地分享那些未曾对人言说的梦想,或是讲述自己曾经的辉煌经历,或是畅谈未来的宏伟计划,言语间充满了自信与豪情,那些深藏在心底多年的故事,此刻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
他们用最真实的自己,与身边的人进行着最纯粹的情感交流。
如果喝得趴在桌上,嘴里喃喃说着“我没醉,我来继续打关”那也就近乎烂醉。处于烂醉状态的饮者,已是醉眼迷离,说话舌头打结,他们努力地想要清醒,却只能无奈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不停地旋转、扭曲,身体更是不受控制,东倒西歪,如打太极,每迈出一步,都像是在与地面进行一场艰难的抗争,此时的他们,早已失去了开始时的优雅与从容。
人们把酩酊大醉称作“断片儿”,说的实在入木三分。当人进入酩酊状态,都仿佛化身为无畏的英雄,清醒时“我是安康的”,喝醉时“安康是我的”。此刻,他们的热情被酒精点燃到了极致,恨不得对身边的人掏心掏肺,将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可能是不管不顾地跳舞,或是向暗恋已久的人勇敢表白,或是与陌生人称兄道弟,而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事后可能全然失忆。李白在《将进酒》中,以其豪迈奔放的笔触,将这种癫狂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人因醉酒精神极度放纵癫狂,在街头闹事。
古人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花开时节,对月小酌,谨记:酒场虽好,切勿贪杯!
【作者简历】陈祖金,陕西安康人,陕西省青年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安康市诗词学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为母则刚:伟大的爱没有期限
下一篇:中国的爹娘
《年关归来话“酒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