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朵花微笑

文/ 好景随缘 时间:

  人们对一朵花的期待,最本能的是因为果实。植物生长的规律就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人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才开始对不结果实的花感兴趣,越是没有吃喝问题的地方,这种花就越多,这种期待只是为了欣赏。

  大多数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忙的暗无天日,直等到把事情干完、干好,才从事情本身走出来了,好像是把事情本身弄懂了,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弄懂了自己。就像对一朵花的微笑,我们是在高兴自己、自己高兴,与花本身一点关系没有。花朵尽管形态各异,但都娇艳欲滴、香韵悠长,佛陀轻拈指尖,让人的五蕴、六根都了知花的存在。可是,花依赖植物生长的三个要素生长,并非永不凋谢。一朵花的生命恰似人的生命:生下来就会沿着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的方向一直生长;同时,也会一天天地迈向逝去,这就是“妙有真空”。那为什么,我们谁也不会笨到因为迟早要逝去而舍弃自身呢?因为在于改变,这就是“真空妙有”。这是禅宗里“拈花微笑”告诉我们的道理。迦叶之所以笑,是因为他深谙真空便能妙有的道理,这是辩证法。

  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写到,当年自己躺大山坡上想事情,便对一些自己奇怪的想法笑得前仰后合,这是看到自己身边的花草在微风中扭头掩面,试图遮住笑颜,并有吟吟笑声。“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觉,做一个梦,也是喜欢。”这也是普通人的改变。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我们学会对一朵花微笑,心里就有阳光,眼前就是鲜花。世间不再是苏轼眼中“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的旅店,李煜眼“英英妙舞腰肢软”的伤心地,柳永眼中的花街柳巷。只要因缘具足,花与世界,可转化、可转变、可相容。

  鲜花易逝,但传递的特定情感和象征意义会永存;花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观和芬芳的气味,也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花作为文化符号,还能让人了解不同文化的花语,花能够提升人的情绪,减轻压力,甚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迦叶的微笑里,藏着不可思议的境界。

《对一朵花微笑》

  人们对一朵花的期待,最本能的是因为果实。植物生长的规律就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但是,人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才开始对不结果实的花感兴趣,越是没有吃喝问题的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