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秋天里
行走在秋天里
○曹文乾
夏的燥热悄然退场,秋的微凉轻盈而至,让惬意与舒畅住进心房,静享秋的温柔与美好。我踩着风儿出门,穿行在秋波里,装满眼眶的是秋的成熟与丰腴。橘树枝头上擎着金黄,那是一盏盏灯笼红。路边的梧桐树,一片梧桐叶轻轻飘落了下来,我拾起一看,手掌大小的叶,黄的像浸了蜜的糕,边缘还带着点没褪尽的绿,这是秋天写给大地的信笺。
沿着柏临河堤新建的廊道向古镇方向散步,秋意便一层层铺展开来。垂柳还守着那片翠绿,却把繁多的柳枝梳成了一缕缕细丝,它们婀娜的身姿,随风飘逸。在河堤树丛中漫步,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像丝线一样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来。如同一层轻柔的金色织物,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我忍不住放慢脚步,听鞋底碾过落叶的声音——“咔嚓,咔嚓”,轻得像秋天在耳边说话,软乎乎的,一点也不扰人。
在这淡淡的秋味里,和家人一起散步,让心情放松,让脚步放慢,看秋的风景,目睹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感悟生活的美好,触摸清纯古朴乡情的温暖。
行走到湖北稻花香酒厂对岸,空气中飘飞出阵阵氤氲秋的气味,忽然撞进一鼻子的香,原来是稻花香酒的醇香,这香气独特,浓郁而持久。这味道很浪漫,很怡人,也很温馨。她的殷实,她的芬芳,她的色彩,宛如一缕缕情丝,浇在我干涸的心田。
从龙泉古镇折转返回,沿途挤满我眼的全是流动的风景——荷花池。虽然进入初秋,但是荷叶依然翠绿,稻花香宾馆门前的亭阁台榭,看河中倩影,赏叶丛莲花,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河岸那棵桂树开了,一簇簇花朵躲在叶间,像一群害羞的孩童,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多彩的世界。走近看,米黄色细碎的小花爬满枝头,不细看几乎找不着,香气却像长了脚,顺着河边飘得老远。有老人坐在桂树下的木椅上,手里攥着竹篮,偶尔抬手摘几朵桂花,说捡回去做口感细腻润口的桂花糕。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教本中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我站在树旁,用力摇动桂花树,花瓣落在衣襟上,轻轻一捻,满手都是甜香,连呼吸都沾了几分软柔。
夕阳西下,我行走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踩过的落叶还在“咔嚓”响,桂香在鼻尖绕。原来行走在秋天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捡拾起那些藏在风里、叶里、香里的温柔——是落叶的轻响,是桂花的甜香,是稻田的金浪,是稻花香酒的醇香。
坐在金黄的稻田旁,感受那由内而外的宁静;行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聆听那沙沙作响的自然之音;在夜晚的月光下,欣赏那如诗如画的夜景。这让我想起了老家法官泉实施“旱改水”项目建设,700亩稻子黄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风一吹就翻起了一波波金浪,连空气里都飘着稻子的清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秋天的收获也变得如此安然,再也没有过去的疲惫与辛劳。水稻从种到管再到收,全是一条龙式的机械化作业。
小的时候,我跟着父母去稻田,会把小脚丫伸进田中的小沟里,那时种地灌溉用水,就地取材,把法官泉的泉水直接引水到田。泉水凉丝丝的,时间长了冷的刺骨。母亲割稻子的镰刀“唰唰”响,我就蹲在田埂上捡稻穗,偶尔抬头看天,秋天的天特别高,特别蓝,像被水洗过似的。
阵阵秋风拂来,凉意渐浓,我不由自主地拢了拢衣服。秋天的凉,是温柔的凉,像奶奶织的毛线袜,裹着妥帖的暖。路边的野菊开了,紫的、黄的,一簇簇长在草丛里,不张扬,却透着韧劲。它们也在跟着秋天走,从夏末一直走到深秋,把细碎的美撒在每一段路上。
秋不全是完美,它既有惊人的喜悦,又有凋零的感伤;既有明澈的豁达,又有淡淡的忧愁。落日映照龙凤山,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的暮色,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晚风挟着丝丝的意,秋色浸染,那是一种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秋褪去了春的浮华,隐去了夏的浮躁,如人到中年,是一种历经世事后的从容与淡定。在秋天里行走,我读懂了学会放下、学会释怀、学会珍惜,人生需要沉淀,宁静方能致远。
(作者简介:曹文乾,教师,宜昌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散文学会会员。媒体特约记者、网站编辑。闲暇时光,喜好码温暖的文字,喜欢用键盘耕耘贫瘠,用文字编织人生,徜徉隽永的文字世界,心游弋在文字里,醉在文字里……)
《行走在秋天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