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线
临近下班,项目组的女同事却一脸懊丧,“下班吃饭去,耷拉一张脸干嘛?”“我想我儿子......”已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她在五个字的表达中瞬间红了眼眶。行为可以克制,想念不能,想念是一只一直自动吸气的气球,从离别的那一刻把口子打开,随着分开时间的拉长逐渐一点点鼓起来。深深浅浅时时惦念,近近远远丝丝牵连,每一个孕育生命的母亲,在小生命呱呱坠地的同时从身体里长出一根无形的线,那头系在孩子身上,这头系在自己心上。此后每一次和孩子的分离,时间和距离便化作两道无形之力,在连接线上拉扯,在妈妈心上疼痛。
这根线有时叫思念。
女儿今年五岁,从她记事以来,我从没离开她超过一个礼拜。这次出差来得突然,好像我们都还没有做好准备,长达三月的分隔就来了。出门的时候,我告诉女儿,妈妈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她三个月,“三个月是多久?”她懵懂地问着。“大概就是80天吧!”我将分别的日子用具体的天数量化,并且减掉10天,好似这个减法能减少女儿的难过,能减少我的不舍。从我离家的第三天开始,每天晚上九点至十点之间会有定点微信视频邀请,微信视频的接通总会伴着一声哭腔:“妈妈,我想你了,你为什么要80天以后才回来?”我一边看着她眼睛里滑来滑去的泪珠,一边讲着“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大道理,道理讲给她听,也讲给我自己听。我在抚平她的心绪中也抚平自我跌宕起伏的思念。
这根线有时叫艰难。
每个人的手掌都太小,总是不能同时握住故乡和他乡。看那些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和孩子易地而处的妈妈们,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是为“生存”而艰苦奋斗的矿山战士,晚上八点之后是为“生活”而刚柔并济的万能妈妈。好朋友小丽的儿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成都,每到夜幕降临,她就像捧着至宝般捧着手机,窄窄的手机屏幕上装着自己和儿子的脸,还装着儿子写不完的作业、装着冬怕寒夏怕热的絮叨、装着孩子第二天的鞋帽衣袜、装着不准挑食的嘤嘤叮咛、装着洗脸刷牙的动作要领、装着儿子成长路上的件件小事......真是个固执的双标女孩啊!她总希望能把靠手机连线聊以慰藉思念的日子压得短一点,短到她可以来得及去参加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程陪伴;她又希望能把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拉得长一点,长得可以让她在每一次奔赴他乡之前再给孩子半两温柔。
这根线是一项无悔的选择。
都说人生最怕是选择,任何的选择都指向特定的方向,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些没有被选到的可能性,或多或少都会藏着遗憾。然而却很少有人会遗憾选择成为一个妈妈。我们本是平平无奇的女孩啊,世界予我们万千标签,可最能让一个女孩卓然而立的,是稚嫩的一声声“妈妈”给予的魔力,因为为母则刚。能让多少女孩坚持向光而行、无惧岁月的,是作为“妈妈”的身份。我愿以我双手携春风,将这花开十里的三月捧成永不凋谢的明媚,献给每一个温柔的母亲,并将荏苒时光守护成一刻刻灼灼其华的光辉时分。(凉山矿业廖梅红)
无形线相关文章:
★ 小时候的年味儿
★ 记忆里的虾米粉条
★ 红色的幽默(一)
★ 落日与晚霞
★ 邻家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