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化作相思泪
清明的天,灰蒙蒙,阴沉沉,冷清清,节气的痕迹远远大于节日的氛围,把人的思绪牢牢抓住,把人的心情紧紧围着,完全沉浸在清明的情绪圈内。
每当这个时候,每个有情绪有思维的人都会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情不自禁的想到清明节的来历,情不自禁的想到清明节的风俗,情不自禁的想到杜牧的那首千古绝唱,情不自禁的想到天堂的亲人。每当这个时候,心情如同这天空,情感如同这节气,心脆弱的一碰就碎,泪水溢满眼眶随时都会滴落。每当这个时候,人世间的人和事都会跑到天堂去,天堂里的人和事都会跑到人心里来,现实无形之中虚化成为全部的想象
,曾经的过往经历实实在在的从记忆中杀回来,把往事回忆成故事,把故事回味成思念,把思念转化为情感,内疚,自责,后悔,遗憾,思念,祈祷,祝福,全部的全部统统融化为流不尽的泪水。
清明的心绪远远阴过这清明的天,有太多的无奈无法表达,有太多的心里话无处诉说,有太多的伤悲无从放下。想唱一首歌却始终摸不着想唱的调子,想吟一首诗却总是想不出要写的句子,想喝一杯酒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想大哭一场却总也尝不出眼泪的味道。
老早就在心里默默祈祷,为天堂的亲人祈福,想把心中的哀思寄托,用自我的办法去淡化清明节的氛围,去平静波澜起伏的心情,却原来是想错了,越是这样,心情就越沉重,清明的节气感就越浓烈,对母亲的思念就越强烈,对父亲的回忆就越清晰,干脆就把心情,感觉和灵魂全部融进了整个的回忆之中。白天的真实和夜晚的梦境,曾经的过往和现在的寄托,仿佛被时空打乱,穿越的技巧充分发挥作用,完全把现实中的我融入到了往事回忆中。睁眼闭眼全是母亲的白发,走着坐着都是父亲的影子。恍惚间听到母亲在呻吟,父亲在唉叹,声音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打个转身,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看到父亲在客厅里悠闲地浇花。突然间看到,母亲在田野里忙活,父亲在麦场上忙碌。刚刚还见母亲在村口眺望,仿佛又是父亲离别的背影。明明白白看见母亲洗衣的画面,清清楚楚听到父亲抽烟的声音。零零星星全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恍恍惚惚全都是真实的细节和难忘的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是江南的真实写照,北国的清明刚刚从冬天的桎梏中挣脱,消冰融雪的慢镜头才是最好的记录。在北国生活几十年,记得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年头,偶尔,很少,多半的时间都是阴沉沉,冷清清。没有真实地体验过江南的清明时节,通过间接的方式认知其清明节落雨是常有的。无论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不管是江南还是北国的清明,清明节寄托哀思,清明节怀念天堂的亲人,清明节回忆过往经历,清明节扫墓祭奠先去的亲人,这是相通的,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所不同的是,在江南,泪水化作清明雨,而在北国,雨水化作相思泪。雨也好,泪也罢,尽是对天堂亲人的哀思,全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文:许建忠
清明化作相思泪相关文章:
★ 清明读诗词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