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量也难忘
由于远离故土,清明时节未能去父母坟前祭扫。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思量也难以忘怀。父母的音容笑貌常常的跑到我的梦里来,母亲的谆谆教诲也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众多姊妹兄弟中,独我一人远离故乡,因此母亲对我格外的牵挂。有一年度完假期返校后,忘了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母亲心急如焚。见人就说:俺的荣妮不见了。妹妹说那段时间母亲简直像得了神经病。后来催着父亲走四十里路到县城给我挂了长途电话,才放下心来。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种的粮食和蔬菜吃不完。我回家时常跟我说:“你要是离家近,怎么着也得让你弟弟拉着地排车给你送些米面和青菜。”仿佛我在外吃不饱饭似的。
母亲没有文化,但为人厚道善良,知恩图报,还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回乡时总要带些点心之类的食品。当时还是比较希罕。母亲总要我给邻居送去一些。母亲说:人家也常给我送希罕东西。为人就得有来有往。人家敬咱一尺,咱应该敬人家一丈。遇到讨饭的乞丐,母亲总是笑容可掬地送给人家干粮。遇到吃饭时还会给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母亲常说:如果不是实在没法,谁愿意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讨饭。她告诉我们:火要虚才着的旺,做人要实诚才会有人缘。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光想着自己。
自从我16岁离开故土,与母亲总是聚少离多。我结婚后她偶尔也会来看我。我生孩子的时候,她带着满满一篮子鸡蛋,侍候了我一个月,不让我干活。后来又来两次,总是带着很多很多的土特产,恨不得把家给我搬来。我领她去大明湖游玩,那时还要门票,我买了南门的门票,只能坐船才能过去。父母见我又要花钱,说是害怕,坚决不坐。我们只看了看水边的芦苇,便回了家。母亲处处为我着想。遗憾的是生活越来越好了,母亲却病倒了。然后带着牵挂,怀着不舍,抛下她所有的子女驾鹤西归了。
母亲生养了九个子女,一生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受过多少累,我真是难以想像。她的前半生还是在缺衣少食中度过的。我的苦命的亲娘!
牵挂我的人走了,最疼我的人走了。再也见不到母亲的笑险,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每每想起,我都会痛断肝腸。但愿父母在天堂无灾无恙!愿父母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兄弟姐妹各家都幸福安康!
文爱荣于济南
不思量也难忘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