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张明明又在为自己升职的事情发愁。他作为单位的老人手,在副局长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年多了,一直也没个机会再高升一下,眼看着和自己同龄的,同情形的,同时提拔的大多数都心想事成了,他也想着能再有点“进步”,哪怕是能享受个待遇也行。可自己“朝里”没人哟,仅靠个人单枪匹马地努力奋斗,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啊。意外地得到一位“高人”指点迷津:只顾低头拉车是不行的,还要抬头看路;官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光有本事是不够的,还要有关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指点迷津后的如梦初醒,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大彻大悟,陈明明千方百计,搜肠刮肚地寻找机缘,寻找关系。
好懒也在职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了,没吃过猪肉也听过猪哼哼。决定还是从新调来的局党委书记下手,好在新来的书记人看上去比较平和,都是同一班子的成员,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过几次接触。在调来局里当书记之前就在几个部门当过一把手,听说“本事”挺大的。说干就干,张明明先从工作的角度去找新书记,以请示汇报工作为由先探探口风,摸摸实情。拐弯抹角的向新书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提出个人的想法。新书记没有当场表态,而是答应要和局长及其他班子成员商量一下。对于陈明明来说,这也算是个好开头。陈明明也不是傻子,领导说要商量商量,就是要研究研究,那必须得意思意思哟。于是趁着快过节了,借节日看望领导为其送上了好烟好酒,好让领导好好研究研究。
烟酒的力道还行,没过几天,局里就召开了党委会议,专门讨论研究关于张明明的“升职”问题,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一致认为,张明明的表现一向很好,人品好,有能力,是应该提拔提拔了。这么聪明有用的人,要是被提拔到其他单位了也是一大损失。新书记想到一个好办法,以局党组的名义向组织推荐给张明明给个正科待遇,这样张明明既能享受待遇,又不离开单位,两全其美啊!
新书记当场表示这件事情由他亲自负责。
这让张明明感动不已,心里也明白是“烟酒”的结果。张明明怀揣感激之情,当面感谢新书记对自己的肯定和器重。新书记“当机立断”,当着张明明的面,给他的老同学组织部长打电话,半汇报半肯求向部长说了局党组和他的意思。张明明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了,再好的语言此时也显得苍白无力,智慧的小虫子提醒他决定晚上请新书记吃顿饭,新书记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张明明就看到了局党组向组织推荐他享受待遇的申请报告。随后就是等待,等待“好事多磨”后的欣喜。
终于等到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人事问题了,可会议结束,人事调整变动人员名单里却没有张明明的名字。张明明有些不解的去询问新书记,新书记好像早就知道这个结果,告诉张明明这可能是个意外,等完了再问问情况,不行还有下次,张明明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办公室,再不想提及此事。
张明明的事情从风生水起到烟消云散,在单位上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谁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大家都猜测是县委没有通过。就在这件慢慢被人淡忘的时候,老局长找到了张明明,意外地关心张明明的事情。从老局长那里,张明明意外地得知,他没有被通过的原因。原来老局长和部长也是老朋友,对局党组推荐的人选没有下文也有些想法,在一起聊天时就随意地问了一下情况。部长更是意外地告诉老局长,你们局党组上报的推荐报告,在召开会议前就被你们的新书记拿回去了。说是还不成熟,等下一次再上报。部长还说了:“前期你们的新书记给我打过电话,先说是推荐提拔你们单位的张副局长,可一会又回电话说,刚才是开玩笑的,不算数,等以后再说。”张明明着实被这意外吓了一跳,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啊!新书记当着他的面给部长打电话,替他求情,骗得让他送烟送酒,当着他的面向组织递交报告,骗得让他请客吃饭,背地里却又收回请求,拿回报告,弄了半天,张明明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提交到县委常委会上,就连老局长都被蒙到鼓里了。可恶!可气!可恨!
张明明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但人家是书记,小腿拧不过大腿,因这点事情弄得撕破脸皮也不值得,只好作罢,再不想提拔享受待遇的事情了。
过了一段时间,张明明突然得到了自己享受正科待遇的消息。这不是在做梦吧,经证实确实是真的,况且新书记也第一个向张明明道喜道贺,并表功劳。这也太意外了,让张明明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来是老局长,气不过新书记的所做所为,亲自出马去找了部长,说明原由,力荐张明明,再说了本身张明明作为副局长表现优秀,业绩突出,条件成熟,理应提拔,顺理成章的就有了好结果。
文:许建忠
意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