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
窗外拍打着乔叶的萧萧雨声提醒着我驻外工作已近一年光景。平日甚是喜欢写一写文字记录内心波澜或者居日趣事,但驻外后,除去一川和满城的思绪之外,好像再也容不下其他情绪的波澜,手也无力再敲响我爱听的按键声。直至今日,在水边捡到几朵落红,尤散发着清香,想起还是要记录一下这如水面般静无澜的生活,就像是点落在上面的朵红。
出国前,一句话印象很深,也就是文章题目—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之前也是离家工作,但度过繁忙光景,也能够有归家的日子,虽说归家一样累,但内心却不同。那时常调侃离家经日的愁绪,却不知那难称真正的孤独,现在却不一样,大有“少年愁”和“而今愁”的况味。
一天忙碌后“回家”,逐渐从与家人视频变成与床亲密接触,从准备几口人伙食变成只关注一人餐食,从频繁翻页日期变成只数本周第几,从偶看商场礼物到只挑超市面包,从箱箱购买水果到吃不完而放弃,大概只有每月将部分薪水转给家人之时才能够想起原来我还是有羁绊。有时想起来,却又不愿去打开手机视频,因为我知道手伸不进手机屏幕里,何苦徒劳。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当初有多煎熬,现在就有多平静。我似乎已经渐渐习惯这种生活中只有工作再无其他的机械式生活,每日准时醒,准时登上地铁,准时坐下工作打开电脑。周末定会加班一天,因为我会给自己找一个借口,说是房间里面没有一个像样的座椅,还是得去办公室,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另一天或坐或躺,或整蛊点新料理,或再抄写几首好词。总之是不大愿意出去行走一番,一是太热,二是不大想看到路上的情侣或者一家人,老让人想起你不过是一个人。我是喜欢吃水果的,但一人买了又总是吃不完。习惯让我放弃了,我竟然都不怎么吃水果。我倒是自得其乐,因为省下不少钱。它考虑的真是周到。
我试图与习惯战斗。我在本地有几个同学,也会约出来聊天或是吃饭。但毕竟都是成家有口的人,何处寻那么多闲下的时间来陪你这个闲人?索性也不打扰。父辈也是有几个同学居住,但毕竟是上一辈的人,虽说我无甚辈分之间的隔阂,都能聊的来,却难有那么多共同的爱好与话题。节日祝福的尊敬或者因为没有明显的辈分隔阂而叫我吃顿饭,除此之外,也不太可能有过多的交集。当地人自然难有更多的共鸣,因为价值观的区别甚于友情的纽结。于是,我输的一败涂地。
屋内有灯花,屋外有落花;屋内有一人,屋外是许多人。我敲响了我爱听的键盘声,以示一个已经向习惯屈服的人举起无力的双手做出的最后反抗。(陈俊彦)
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