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不听劝告。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去劝说吴王。他拿着一把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一连转了几天。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昊王问他转什么,他回答说在打鸟。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有趣的事。”吴王来了兴致,问:“什么事呀?”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得意地叫着,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了吗?”少年接着说:“黄雀伸长脖子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有谁顾到身后隐伏的危险呢?”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昊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虚()危险()
2.围绕短文想一想下面的问题,再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1)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们为什么要反对?
(2)侍奉吴王的少年是怎么劝说吴王的?
(3)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作出了什么决定?
(4)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呢?可以是对这位少年的,也可以是对吴王的,还可以是针对螳螂捕蝉这个现象的。
参考答案:
1.实
安全
2.(1)大臣们担心攻打楚国后,其他国家会乘虚而人。
(意思对即可)
(2)少年用螳螂捕蝉的例子提醒吴王,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考虑身后隐伏的顾虑。(意思对即可)
(3)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意思对即可)
(4)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例子提醒执意要攻打楚国的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最后吴王大小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意思对即可)
3.这位少年非常聪明,他知道直接劝说吴王,吴王肯定不听,所以他想到用螳螂捕蝉这个例子。(答案不唯一)
【原文】
吴王欲伐荆(楚国),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国王的侍从官有少孺子(年轻人)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一心想要)得其前利(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⑴吴王:指吴王阖闾。欲:想要。伐:征讨,讨伐。荆,指楚国。
⑵谏:规劝。以下劝上为谏。
⑶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员。
⑷少孺子:年轻人。
⑸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操:持、拿。
⑹三旦:三旦,三天。三,多次 。天,古汉语里“旦”就是“天”的意思。
⑺子:你。
⑻悲鸣饮露:一边凄切地放声高唱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
⑼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附即“跗”,脚背。
⑽傍:同“旁”旁边。
⑾延颈:伸长脖子。延,伸长。
⑿务欲得其前利:很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⒀顾:回头看。(句意疏通后为“考虑”)
⒁患:祸患。 ⒂善哉:好啊 (16)罢:停止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七期最新一期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整答案汇总!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