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 星启 时间:

《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南村辍耕录》阅读原文: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习题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庭前 徐:缓慢

  B.安可诸君子间 厕:置身

  C.之谷 惠:赠送

  D.船而去 刺:乘坐

  答案:D 解析:刺,划,撑。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一见不能 吾尝终日思矣

  B.先生岂人邪 尔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徽之先生在 君以知燕王

  D.告特来候谢之意 掭尖草,不出

  答案:D 解析:A.表转折,却/表修饰;B.那,那个/一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D.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答案:B 解析:“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

  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5分)

  答案: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解析:采分点是,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⑵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答案: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先生吧?”

  解析:采分点是,策,鞭打,骑着;蹇,跛,行走困难;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习题二

  一、基础字词积累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2)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

  (3)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

  (4)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下列选项中 “以” 字的用法与 “以资生业” 中 “以”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俯身倾耳以请

  C. 策之不以其道

  D. 醒能述以文者

  二、文本内容理解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 3-6 题。

  片段一: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片段二:闽广多种木绵,纺织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

  片段一中 “寒号虫” 在不同季节有怎样的表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片段二描述了松江府乌泥泾地区引种木棉初期面临的什么困难?

  结合片段及全书背景,说说《南村辍耕录》记载这些内容有何史料价值?

  片段一中 “得过且过” 的典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三、综合分析探究题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 “杀虎张” 的故事:“无极人张兴祖有勇力,平生射虎数十…… 张兴祖就因杀虎颇多而获得‘真定新军万户’的官职”。从这一记载中可以折射出元代哪些社会信息?

  书中记载吕仲实诗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结合诗句背景,谈谈你对 “读书人风骨” 的理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南村辍耕录》“元代朝野旧事,实借此书以存,而许其有裨史学”。请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如黄道婆事迹、寒号虫典故等),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这样 (2)等到 (3)贩卖 (4)丝毫、一点

  B(解析:题干中 “以” 为 “来,用来”,表目的;B 项用法相同。A 项 “因为”;C 项 “按照”;D 项 “用”)

  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 深冬时: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缺乏先进的纺织工具,加工棉花全靠手工,劳作非常艰难(“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 厥功甚艰”)。

  这些记载既保留了民间传说、生产技术等一手资料,弥补了正史对社会细节记载的不足,为研究元代动植物知识、手工业发展等提供了珍贵依据,体现了笔记体著作 “存史补阙” 的价值。

  启示我们要勤劳自勉,树立长远目标,不能贪图眼前安逸而荒废时光;同时要保持谦逊,避免在顺境中骄傲自满,在逆境中消极懈怠。

  ①元代虎患较为突出,朝廷对捕杀老虎的行为予以鼓励;②元代存在因特殊功绩(如杀虎)授予官职的制度;③从 “拔突” 这一称谓可窥见元代民族语言的交融痕迹。

  吕仲实虽家境贫寒,却因 “曾读数行书” 而坚守道德底线,不肯做苟且之事。这体现了读书人坚守原则、清正廉洁、不向困境妥协的风骨。这种风骨是对知识与道德的敬畏,也是文人精神的核心体现。

  这一评价十分中肯。书中记载的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的事迹,为研究元代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史料;“贤妻致贵” 的故事反映了元代的俘虏婚姻制度;宫阙制度、院本名目等记载填补了元代典章制度与文化史的空白。这些内容使元代朝野旧事得以保存,确实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补益作用。

《《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