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
姚瑞林
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小故事《戴花的小姑娘》: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十分贫困的女孩,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来没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因此她很自卑。
18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破天荒地给了她20美元,并说:“用这些钱给自己圣诞礼物吧。”她兴奋异常,赶紧捏着钱走出家门,一路躲闪着来到了商店,一进门就觉得自己的视线被刺痛了,柜台上摆放着许多漂亮的头花、发饰。
售货员对她说:“你的亚麻色头发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绿色的头花,肯定美极了。”
戴上后,她不自然地匆匆瞥了一眼镜子,顿时惊呆了,她不敢相信,镜子里那个容光焕发有着天使般容貌的人儿就是自己。
她戴着漂亮的头花,捏着找回的4美元转身就往外跑,一下子撞在了刚进门的老绅士身上,她隐约听到老人在叫她,但她已经顾不上这些。
一路上,她看见所有迎向她的都是惊讶的目光,听到人们在纷纷议论:“没想到这个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
女孩简直心花怒放!索性就奢侈一点,回到小店,用4美元再给自己买点东西,一进门,她看到那位老绅士微笑着站在那儿,老人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刚才你撞到我时头花掉了,我在等你取回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读出来的是,赞美,是一份肯定,更是一种特殊的力量。
梁晓声曾经说过“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其实,结合看过的《戴花的小姑娘》以及多年的感悟,我还想对梁晓声“文化”四句话狗尾续貂地补充一句:“发自肺腑的赞美。”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与赞美。”
赞美当然不是溜须拍马。
赏识当然也不是阿谀奉承。
它们之间云泥之别。
溜须拍马的人一般都很虚伪。
阿谀逢迎的人一般都很卑微。
而喜欢赞美别人的人,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格局。
接纳之后,开始赏识。
有了赏识,便有了赞美。
比如:你笑起来真好看,你这身衣服特别漂亮,你做的这道菜特别好吃,你的眼睛和你的双眼皮搭配一起特别美,你今天的表现特别勇敢,你讲的课特别生动,你的选题真的与众不同,你的那番话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你的那一篇文章写的确实很棒……
真诚的赞美,瞬间就会让对方体内的快乐因子多巴胺释放增多,被赞美的人的心情,瞬间也便兴奋了起来。
坦率的欣赏,真诚的赞美。
悦人悦己,美美与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相互投射,彼此镜像。
已经差不多上升到了哲学的范畴。
学会赞美,往大了说,跟梁晓声的四句话一样,也是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
发自肺腑的赞美,往小了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更是一种高尚的人品。
就如同“你的亚麻色头发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绿色的头花,肯定美极了”这句赞美之词。
曾经让一个自卑的小女孩,从此容光焕发。
你笑起来真好看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