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 海塘忆旧

文/ 遂风 时间: 美文欣赏

  往事悠悠海塘忆旧

  老家地处虞北,确切来说是崧厦东北首,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旧时自家所在地到“后海”(指钱塘江)的距离只隔着两条堤塘,而他们口中所说的“两条堤塘”,便是百沥海塘与抗美塘,如今存在。

  这两条堤塘我都走过,老屋到百沥海塘距离老屋仅1500米,而抗美塘至百沥海塘约2000米,因毗邻钱塘江南岸,两条堤塘都是为防御海潮而建造,昔日一前一后,犹如两座“水上长城”,横卧在虞北大地,壮观不已。

  我对水利史方面兴趣浓厚,尤其是海塘,而这方面也正是缘于老屋后面的那两条堤塘,自打小经常跑去海塘边玩耍,故印象不浅,后在涉猎地方文史的同时,也常关注江塘和海塘。

  先说百沥海塘,始建于唐代,起点百官龙山头一带,终点在盖北夏盖山西麓,全长39.73公里,历朝历代都有修缮与改建,2017年1月13日列入第七批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堤塘左右两侧多处位置树立标识牌、景观碑。

  再是抗美塘,始建于民间十五年(1926年),俗称“小塘”,东起崧厦前庄村,西止盖北镇海村,1953年7月,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胜利,而改称“抗美塘”,自60年代末,上虞围涂开始后,就成了一条“热门小道”,一般围涂民工走得比较多,以后,各类大小堤塘在滩涂陆续筑起,尤其是1974年的“七四丘”,此塘成为二线备塘,失去了以往防洪抗潮的作用。

  前段时间,笔者专程去踏勘两条堤塘,发现堤塘的不少区域范围,人伪破坏严重,还有擅自搭设种植与围筑现象普遍,在此希望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对整段海塘进一步实施修缮,并加强保护与管理。

  现在的百沥海塘与抗美塘,其部分塘段均由水泥浇筑,或用柏油铺设,当然这是现代改建的,因为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且兴修整治,从最初的土塘,到后来的柴塘,再到如今的石塘,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

  在旧时,海塘不仅承载着沿海人民对于生命安危的寄托,也是村庄民宅与“后海”之间筑起的“一道防线”,自从有了石塘,即便海潮来袭,塘内也安然无恙,相比之前的土塘与柴塘,它却显得坚固牢靠。

  现今在两条堤塘之间,早已房屋成群,衍变成一个个小村庄,据说,原先这里曾是丘圩(沙地),不少原浙东盐场附近、沥海三汇片区的人纷纷搬迁于此,开始搭设草舍并居住,以后大家在此耕种犁地,过上了安逸富足的生活。

  老家祖上在沥海(俗称“垒墟”)后朱(现百沥村)有姻亲,旧时但凡过年去沥海做客,祖辈们都是走百沥海塘先到沥海北门外(现渔村)位置,再往南穿过沥海老街,最后笔直前往后朱亲戚家,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的事情,当时百沥海塘已卸下重担而“退居两线”,成为了一条只可供人行走的道路,故也称“塘路”。

  自1969年12月14日,上虞围涂开始后,海塘成了“热路”,不少民工都得走这条堤塘前往后海滩涂,去围垦海涂,笔者爷爷参加亲历过“六九丘”(丘圩名称以年份命名,即1969年围垦)围涂,据他回忆,当时跟随自身所在的生产大队社员们,从崧厦寺前上塘出发,然后沿海塘一直走到如今沥海街道光荣村位置,在此住宿,围涂是在滩涂现场,离住宿之处不远。

  回望岁月,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海涂围垦后,海潮已被阻挡在了世纪新丘外,而两条海塘依然屹立在虞北沿线,连接着浙东,在向世人述说其悠久和传奇的故事……

  笔名:遂风

往事悠悠 海塘忆旧相关文章:

四年时光感慨的说说 在一起四年的感慨(精选19句)

回首往事的句子诗句 回首往事的句子(精选33句)

回忆往事的著名诗句 回忆往事的诗词(精选25句)

表达失眠的诗句说说 表达失眠的诗句(精选27句)

最佳网名大全微信 微信个性网名大全(精选30个)

《往事悠悠 海塘忆旧》

  往事悠悠海塘忆旧  老家地处虞北,确切来说是崧厦东北首,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旧时自家所在地到“后海”(指钱塘江)的距离只隔着两条堤塘,而他们口中所说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