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
那是二零一九年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到离家不远处的菜市场旁边的联通营业厅办事。出来一看时间离中午还早,我就乘上了一零二路公交车去松花江边。因为还有两站就是终点站了,所以车上的乘客很少。上了车,我就找个靠前边的位置坐下了。
这时候,眼前四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大声的对话,吸引了我。我不得不仔细的打量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对话。
这四个男孩,看上去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感觉应该是初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是穿的旅游鞋、牛仔裤、羽绒服、双肩包,只是样式和颜色各异。
车刚启动,就听一个男孩说:“我们班XX妈在金帝商城卖服装”,另一个高个子男孩马上接着说:“卖服装?那是往好听了说,应该说是摆小摊!他妈卖服装的门面大吗”?“XX他爸是那个什么研究所的所长,他家可有钱了”。“XX他爸是单位的人事处长,有权啊”。“这算什么呀?人家XXX他爸开的车是劳斯莱斯幻影,市面上没多少。比凯迪拉克贵多了”!“XXX他是哪班的,我怎么不知道!”……类似的话他们一直在说,我也记不住太多了。
在他们四个的大声对话中,公交车很快就到终点站了。看着他们嘻嘻哈哈远去的背影,我却站在公交站台上有点发呆。这都是什么人家的孩子呀?脑子里都装的什么呀?家庭、学校、社会,是哪里给了他们如此富有色彩的熏染?他们四个的对话,我概括起来就是俩字“比爹”。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看着他们对权钱的赤裸裸的崇拜,对普通劳动者阶层的不屑,我似乎感到了后背有些发凉,似乎感到了莫名的忧虑。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遭遇了PM2.5了吗?他们将来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构成的社会主体会恪守什么样的道德底线?
是啊,难道这就是有些年青人选择了丁克的原因吗?不能给下一代创造出优越的生活条件,就不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
哎呀,以此类推的话,富人和领导者阶层的责任也实在是太重了,人类繁衍的重要任务要靠他们了。穷人养不起孩子,就别生孩子了,生在穷人家的孩子,将来怎么比爹、怎么拼爹呀?呵呵,真是不可想象、不能想象,更不可推理,也无理可推,这也许就不是一个频率的问题。
但是,公交车上听到的对话,真的是让人有点思绪紊乱,这样的新生代完全的让人看不懂了。
公交车上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