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总结》的“总结”

文/ 方全明 时间:

  对《总结》的“总结”

  方全明

  年末岁尾,各单位进入了年终总结季。

  一周前,秦局长把起草今年年终总结的工作交给了我。这是我大学毕业进入局机关半年以来最正式的任务,我既兴奋又紧张,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首先,我将局公众号上今年的新闻报道一篇不落地浏览了一遍,又进行梳理归类。针对上级领导视察、局领导下基层检查的重点新闻,我还到相应处室、有关基层单位进行了更详细地了解。

  三天后,我向秦局长交了第一稿。半小时后,秦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他首先肯定了我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并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总的要求就一个字——高,要有高度。无论是政治站位,还是工作思路,都要求在原稿的基础上上一个台阶。

  第六天,我交出了第二稿。半小时后,秦局长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首先肯定了修改稿有高度,有深度,并对修改稿提出了再修改意见。总的要求就一个字——美,要有美感,什么名人名言,排比、对仗等等,提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

  第七天上午,作为知识分子的“新鲜血液”,我受市政协邀请,参加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组织的一个座谈会。正在我发言时,接到秦局长电话,说他要到市委党校学习,原定后天召开的全局年终总结大会改在今天下午,要我将总结报告稿交给他。幸亏昨晚熬了半宿,我暗暗庆幸。于是,我打电话给科室“老油条”游科长,告诉他报告稿就在电脑桌面上,请他打一份交给秦局长。

  下午,我回到局里时,总结大会刚好结束。在电梯口听到几位基层领导交流说,今天秦局长的报告数据详实,有条有理,清晰明了,短小精悍。我窃喜。

  我去秦局长办公室准备汇报今天市政协座谈会的情况,他却谈起了总结报告,表示甚为满意,并将稿子交给我,要求尽快整理打印出来。

  我接过稿子愕然了,这不是初稿吗?只见秦局长在稿子上用红笔作了几处修改。

  为了了解领导遣词造句的习惯,我将秦局长的修改处作了“总结”:

  标题: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第1段第2行:宏伟蓝图→美好愿景

  第2段第1行: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局上下团结一心

  第3段第2行: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第4段第2行:知难而上→迎难而上

  第6段第4行: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虽然如此,他们还是

  第8段第2行:只完成了50%→仍然完成了50%

  第10段第2行:如果再不摔掉铁饭碗→要是再不扔掉铁饭碗

  最后一段:在逆境中成长,于压力中磨砺→承压力磨砺,迎逆境成长

  最后一段:成功永远不会出卖努力→成功永远与努力相伴

  正在我五味杂陈之际,游科长走进办公室,向我

  做了一个“OK”的手势,扮了一个狡黠的鬼脸。

  咳!这“老油条”。

《对《总结》的“总结”》

  对《总结》的“总结”  方全明  年末岁尾,各单位进入了年终总结季。  一周前,秦局长把起草今年年终总结的工作交给了我。这是我大学毕业进入局机关半年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