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上的舞者
桃花山上的舞者
文/李想还有
春日的和风,恰似道家那玄妙无形的“炁”,于天地间自在游走,不经意拂过桃花山,便悄然唤醒了漫山的桃林。《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当第一缕春光温柔倾洒,那沉睡了一冬的桃枝,仿若被自然的神秘力量轻触,缓缓挣开梦的襁褓,绽出了点点粉嫩花苞。这花苞初时稀疏零星,宛如鸿蒙初开时的微光,恰似道家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那起始的“一”,是生机的源头,是大自然遗落于枝头的诗意密码。
未过几日,花苞竟相绽放,似被春天的热情点燃。“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此时的桃花山,已然化作一片绚烂的云霞之境,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我漫步于蜿蜒山径,脚下泥土松软,混着青草与野花的芬芳,那是独属于春天的蓬勃气息,清新而又充满活力。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桃花,粉若绯云,红似烈火,白如瑞雪,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每一朵桃花都似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吟唱着生命的欢歌。
就在这繁花胜景之中,我遇见了那些舞者。她们身着轻盈飘逸的纱衣,衣袂随风飞舞,仿若从古典诗词中蹁跹走出的仙子。纱衣色彩与桃花相互映衬,粉白者,淡雅素净,恰似“淡极始知花更艳”所描绘的那般超凡脱俗;红白者,明艳动人,如同“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顾盼生姿。
她们的舞姿,优雅而灵动。旋转之际,身姿轻盈若花瓣飘飞,恰似“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带着一种飘逸的诗意;轻摆之时,又如临水照花的花枝,“照影弄娇翠,临流舞素风”,尽显婀娜之态。阳光透过繁密的花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她们镀上一层神圣的金色光辉。发丝飞扬,笑靥灿烂,人与花融为一体,难辨究竟是花在舞动,还是人在绽放。
我静静地伫立在一旁,深深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场景。桃花的馥郁芬芳萦绕鼻尖,舞者的曼妙身姿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尘世的桃源仙境。在这片净土中,没有尘世的喧嚣纷扰,没有生活的琐碎烦忧,唯有自然的纯粹美好与生命的灵动鲜活。此刻,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我心中回响,这漫山的桃花、灵动的舞者,皆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顺应着时节的流转,自然而然地展现着生命的美好,不矫揉造作,不刻意强求。
时光在舞者们的舞步中悄然流逝,舞蹈渐近尾声。她们缓缓停下,相互依偎,静静地凝望着那漫山的桃花。微风轻拂,桃花簌簌飘落,如一场纷纷扬扬的花雨。“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飘落的花瓣,虽带着一丝凄美,却也蕴含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开花落,缘起缘灭,这正契合了佛家所讲的“轮回”与“因果”。生命在不断的循环中延续,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凋零亦是新生的开始。
我转身,心中满是眷恋,缓缓离开桃花山。那漫山的灼灼桃花,那灵动的曼妙舞者,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常在尘世的迷雾中徘徊,被现实的重负压得步履蹒跚,被世俗的纷扰迷乱了本心。而桃花山上的这场邂逅,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灵的幽暗角落。它让我明白,生命犹如这绽放又凋零的桃花,虽有短暂的绚烂,亦有凋零的时刻。我们应秉持道家的顺应自然,以“无为而治”的心态,不执着于一时的得失,不纠结于世俗的成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命的价值。
同时,佛家的思想也如醍醐灌顶,让我懂得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顺境或逆境,都是生命的必经之路,是前世之因结下的今生之果,亦是为来生种下的新因。我们应学会放下执念,以一颗豁达、宽容、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馈赠的珍贵礼物。
桃花山上的舞者,她们舞动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身姿,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而这场与花、与舞者的美丽邂逅,便是大自然与人类心灵交融的绝美诗篇,时刻提醒着我,莫负春光,莫负此生,在生命的舞台上,以一颗顺应自然、豁达超脱的心,舞出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2025.3.1日深夜
《桃花山上的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