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作者:清漓
人们都常说没朋友,即使有也是酒肉朋友,能算的上知己的可谓少之又少,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朋友,宁缺毋滥。在唐代有这两位堪称君子之交的楷模,外人戏称刘柳,大号名曰禹锡、宗元。
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一个内向忧郁,一个外向乐观,两位大唐公务员因为志趣相投走到一起,又因为职场上的共同遭遇而惺惺相惜,他们用半生颠沛证明,真朋友不必性格相似,而是你抛出的情绪,我总能用同频共振稳稳接住。
柳宗元长安出生,祖籍山西,母亲是个豪门千金,父亲这边儿是门阀氏族,强强联合,本应是顶级豪门的配置,但柳家曾因为反对武则天被针对,家道中落。在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没什么大官了,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研究史记、汉书、西汉诗赋,让他在写作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这样的经历让柳宗元励志要像古代杰出人物那样建功立业。
刘禹锡算是草根出生了,他祖辈在河南,从刘禹锡往上数,七八辈都没什么大官儿。虽然祖辈没能给他一个好的家世倚仗,但却给了他一个快乐有爱的童年,并且刘禹锡从小就展露出了学霸风采,喜欢吟诗作赋。
两人同榜进士及地,在长安最耀眼的两位少年相识,同在御史台工作,相当于都进了中央纪检部门。后来两人参与了变法,从古至今,主张变法的又有几人能善终呢?像先秦被车裂的商鞅,宋朝的王安石、范仲淹,哪个不是位高权重,可又有哪个不是因为革新被摔得粉身碎骨。本以为他们要开启一部热血励志片,谁想竟是一出患难苦情戏,革新仅仅持续了146天,就以失败告终,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上位,矛头第一个就对准了改革的这批人,革新头子被处死,两人被贬。
柳宗元被贬永州半年后,青梅竹马的妻子也死了,母亲也因舟车劳顿离他而去。可他是戴罪之身,加上囊中羞涩,竟然连母亲落叶归根葬于故乡的遗愿都不能亲自完成,只能委托亲朋好友代替他。涪陵归乡送别的码头上,柳宗元长跪不起。34岁的柳宗元就是在这样心灰意冷的境遇之下,在一场寒江的漫天大雪中,写出了五言绝句的千古名篇。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平静又无力,世间苍茫无边,孤寂这天地间,就好像只剩下自己了,他难道不想重回朝廷吗?十年寒窗,苦读三更灯火五更起,从不敢一日懈怠,就为了一朝金榜题名,振兴家族。可是一次变法,落得个身败名裂,谁能甘心呢?但不甘心又能怎样呢?多次联系朝中的亲朋故旧,没人帮他,没踩上一脚的都算好人了。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至少还有一个人是牵挂着他的,这个人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之后的生活跟柳宗元是差不多的,他前半生的志得意满一点儿也不比柳宗元少。寒门贵子,全村的希望啊,从手握逆袭剧本的男主角一下子跌落谷底,这落差一般人身上谁能受得了啊?但刘禹锡在朗州竟然过得还行,秋天到了,别人都在伤感,他却写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似乎也在安慰着柳宗元,你看,大伙儿都说秋天悲凉,但我却觉得秋天比春天更惬意,生活虽苦,但秋高气爽,心态要好啊,兄弟。
被贬的10年里,两人虽不能见面,但书信往来一直没断过。二人精神世界的契合是命运与共的相怜相惜,但命运却对他们再一次开了玩笑。公元81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被一纸诏书召回了长安。40多岁的两个人一定有无数的话要给对方说,容颜苍老,情谊如故。两人去玄都观看到桃花,但这刘禹锡不光看,还写了一首诗,表面上说,这些桃树都是我被贬之后才栽上的,实际上呢,是讽刺朝中的新贵,要不是我刘禹锡被贬了,哪轮得到你们在这儿得瑟?这下可好,刘禹锡嘴是痛快了。新贵却怒了,这些个臭小子还是没认识到错误,那就罚他们去更远的地方好好思过,尤其是那个刘禹锡,给他安排个毒蛇猛兽比人还多的地儿。这就是著名的桃花诗案。柳宗元虽受此事牵扯,但他非但没责怪,反而挺身而出,做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决定,甘愿和刘禹锡换地方。虽说自己的贬的地方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总比这个地儿要强点,刘宗元就想啊,刘禹锡的母亲都80多岁了,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啊,自己经历过丧母之痛,这种滋味儿就不要让好友也经历一次了。他果断给皇帝上书,要求和刘禹锡换地方,这个奏疏一出,朝野震动。刘宗元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也要保刘禹锡周全。
后来刘宗元病逝,刘禹锡就担起抚养他儿子的责任,两人一直相互扶持,这是何等的情谊啊,你腰缠万贯的时候,给别人一顿饱饭,那是爱心,但当你自己都快饿死了,还愿意把仅剩的半个馒头分给你的朋友,这绝对是真爱了。
下一篇:漫步八经巷
《君子之交淡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