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中的爱

文/ 王宗珍 时间: 原创美文

  “唠叨”中的爱

  我本不是个话多的人,却在某一日再三嘱托儿子时,儿子回答道:“知道了,可以不要说了吗?”我心底突然升起一股怒意,更是趁着这股怒意让说出的话变得火药味十足,结局不出意外,儿子不再接话,留我一个人生闷气。

  气愤,是在他张口叫我时忽然消失的,看着他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我不由得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孩子是不会真的放在心上,而我却为了这个不被他放在心上的事郁闷了半天。这让我想起曾经我和父母之间的言语对话,对比起来忽然明白了怨气的由来。

  《论语·为政》中有句话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是啊,要经常保持好的脸色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可父母却能做到。

  还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会问很多很多奇怪无聊的问题,我总是耐心地回答,还会觉得他的想象力很丰富,而我小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待我。可是,当父母老了,我们却没有了那份耐心与宽容,面对他们怎么也学不会的手机支付,面对他们怎么也教不会的健康码、场所码,我没能做到不厌其烦,而是说一句:算了,下一次我帮你弄就行了。可是,“下一次”他们要用时,我们却不一定在他们身边。于是,他们自己到银行请工作人员帮忙,亦或是路上找陌生人帮忙,当我再问起来时,他们也只说每次都是找人弄好的,也挺方便。

  我哑然,也有些愧疚,我一遍又一遍地教过不假,却没有了小时候父母教我时的耐心,生命是一场轮回,我现在被儿子嫌弃唠叨,父母当年也曾承受过。同样的,我们对孩子的包容,父母也一直都在给予我们,只是我们在成长中将那些理解为应该的,往往只有等自己也在经历了一样的事以后,才明白那些让我那么不耐烦的唠叨里包含着多么深厚的爱与牵挂。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变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记忆力正在变弱,会说很多重复的话,我们只记得这话他们已经说过了,却忘了他们唠叨的本意不过是提醒你要照顾好自己。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孩子,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父母老了,说话变得絮叨,行动也逐渐迟缓。我们无法阻止这种从生长到衰败的进程,我们能做的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笑脸,去接受他们的衰老,去理解包容他们的唠叨,不要让时间在带走他们健康体魄的同时,再因为我们的不耐烦增加无谓的伤感与愧疚。在余下的时光里好好爱他们,就像好好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凉山矿业王宗珍)

  

“唠叨”中的爱相关文章:

种种可爱

吃鸡网名女可爱500个

《“唠叨”中的爱》

  “唠叨”中的爱  我本不是个话多的人,却在某一日再三嘱托儿子时,儿子回答道:“知道了,可以不要说了吗?”我心底突然升起一股怒意,更是趁着这股怒意让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