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勇士 读《活着》有感

文/ 马佳鑫 时间:

  孤独的勇士

  读《活着》有感

  姓名:马佳鑫

  除了语文课本里的小说外,《活着》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小说。读完后我感慨良多,但当时的我只有十六岁,又哪懂什么叫做生活。因此想借不成熟的思想与不成熟的文笔写下我对该书的感悟。

  富贵出生于地主阶级家庭,但由于好赌,致使家中破产、家道中落。最终父亲被气死,妻子家珍被岳父带走,不久因为母亲病情严重,富贵进城求医,却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之后解放回到了家中,母亲已经去世,他看到瘦弱的家珍操持这个破旧不堪的家,女儿凤霞因高烧成为了聋哑人。随着富贵的回来,本以为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谁知儿子有庆被医院过度抽血致死,女儿生孩子难产致死,妻子家珍因重病死了,女婿因工地上的意外惨死,孙子苦根吃黄豆噎死。最后的最后,留下富贵和一头老黄牛在土地里耕作,他喊着一个又一个亲人的名字,让她们快点干活,仿佛她们还在这个世上......

  在这篇文章中,富贵寄予最大的希望是有庆,富贵想有庆上完小学,就能与自己下地挣工分。家里要养羊,他天不亮的时候就要去割草,喂完羊再跑着去上学,担心鞋被磨破,他便抱着鞋赤脚跑在这条小路上,每天往返五十里的路程,他也没有怨言,当小羊被送去公社的时候,仍然每天割草去喂羊。在他身上,有一种少年人的天真乐观和朴实真诚。有庆的死亡是最让人心疼的,他因为爱心去献血,最后却被没医德的、想要讨好县长的黑心医生抽干了血,让他13岁的生命就此终结。他有长跑的理想,却没有得到福贵的支持,他的人生本来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可生命却戛然而止。

  这是余华的《活着》,我们常常会发问,什么是活着,不都是最后死去落叶归根回到大自然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在这个世上体验生老病死,发挥自己的价值,留下丰富的色彩,只为证明我曾来过这个世界。或许也曾发出疑问,为什么随着亲人们的去世,富贵不随他们去了呢?在书中,有庆死后,当富贵赶到医院看自己面色惨白晕厥的儿子时,医生没有一丝愧疚,却反问“你有几个儿子?”“你为什么只生了一个儿子?”他看到社会对底层人民生命的漠视,是人性的麻木,社会的悲哀。短短的十几年,富贵先后失去了7位亲人。“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踏实”。这是富贵对自己的评价。富贵的苦难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他为自己活着而活着,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作者通过福贵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苦难面前的承受力。正如他所说:“活着,就是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望......”

  电影《萤火虫之墓》中也说:“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该怨天尤人,而要好好地活下去。

  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富贵笑起来时,脸上的每一道如田间沟壑般的褶皱里,都含着沧桑的故事。略微浑浊却依旧光彩熠熠的眼睛里,闪动着的是永远不灭的生活动力之火。眼瞧着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褪去。生命确如点点星火,苍老却或者,孤独地守望着那份完整的记忆,随着夜幕的降临,一直延展着,伸向寂灭。

  最后,富贵赶着相依为命的老牛“富贵”,唱着高昂的曲子,慢慢走远。

《孤独的勇士 读《活着》有感》

  孤独的勇士  读《活着》有感  姓名:马佳鑫  除了语文课本里的小说外,《活着》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小说。读完后我感慨良多,但当时的我只有十六岁,又哪懂什么叫做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