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 百年金庸
侠之大者 百年金庸
5月2日,海宁康桥1924中丝文创园,正值五一长假,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来参观“赤子心,家乡情”的《金庸百年纪念展》,在展览馆的前面,是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立像,站立在《射雕英雄传》的射雕四绝立像前,一灯大师的沉稳,黄药师的狡诈,洪七公的洒脱,还有欧阳锋的阴险,脑海便会展现出东邪西、南帝北丐华山论剑的场景。《鹿鼎记》的韦小宝立像前,你会想起这个没脸没皮,阴险狡猾,又重情重义的人的江湖历险故事。还有《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等立像,金庸小说中的各种英雄人物,从内心深处,来到了脑海和眼前,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记得大约1982年,第一次看金庸的小说是《书剑恩仇录》,书是杂志连载,分上下集。朋友从他朋友那里借来的,只有一天阅读时间,还要归还了上集才能借到下集。好说歹说的借来阅读。那时,被这种独特的武侠小说题材深深吸引,红花会,陈家洛,香香公主的故事,题材新颖,不由自主的代入了那个虚幻的江湖,流连忘返。其实也和那时图书的多样性差相关,普通人接触的就是那些严肃题材。虽然严谨又科学,但是读多了,难免会没兴趣,甚至慢慢的厌倦。那读武侠小说的感觉,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大观园读《西厢记》时的这种越不准阅读,越要偷偷阅读的感觉一模一样。
进入展览馆,是金庸先生的14部武侠小说的片名和写作时间。按写作年代,在左到右排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展览前言缅怀和评价金庸先生的伟大情怀。百年纪念的展板上,称赞金庸先生是世界文坛巨人,华人的共同语言,这就是金庸先生的“侠之大者”。金庸先生还担任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设计,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贡献了政治智慧。这就是金庸先生的“为国为民”。
阅读百年展览图片和文字,金庸先生的才华是多元性的,不仅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并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还在编剧,影评、翻译、随笔、作词等自成特色。展品详实,更有许多武侠小说的场景再现。穿梭在不同时空的小说场景里,《射雕英雄传》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蒙古大草原,《天龙八部》中的深街幽巷石墙青瓦,风花雪月的大理古城,更有《书剑恩仇录》中的平沙莽莽、大漠孤烟、沙海茫茫的西域沙漠。
百年展览的最后是服务部,只见一个小男孩从书包中拿出一本本子,请求百年金庸的纪念章。打卡盖纪念章是现在最流行的文创活动。从那男孩翻开的本子可以看到,已经收集了许多纪念章,有多色的,单色的,方形的,矩形的,扇形的,圆形的,更有许多异性的纪念章。服务员告诉小男孩,免费只能盖3个章,其他的4个章要购买这次百年纪念版的《书剑恩仇录》才能盖章。不料那小男孩高兴的回答,能盖3个纪念章已经足够了。真是知足者长乐!我却俗套的,买了一套纪念版的书剑恩仇录,又购了2张明信片,盖上了这次特为金庸百年纪念的7个彩色纪念章,走出了展馆。
走到前面的河边,望见对面河畔,矗立一幅巨大的广告墙,“金庸故乡潮城海宁欢迎你!”
上一篇:走进冬天的日子——缗城的初冬
下一篇:散文随笔《杂感组词》
《侠之大者 百年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