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检杜诗,见一首以诗代简的诗信,用大白话实说日常生活,简直是一篇唐代朝官生活的特写,甚有趣味,是正儿八经史书上读不到的。当时杜甫在左拾遗任上,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入朝为官。信是邀诗友毕四曜来喝酒,大意是这样的:
真是没法子,咱们同住一条巷子,我南你北邻里之间却十天半月聚不上一次。为什么呢?没有马骑呀!本来公家按级别给朝官们配了交通工具(马),可是去年前方战事吃紧(时值安史之乱后期),已动员官员们将公私马匹上交助战了。
这么一来出门就为难了,公马揩不着油,雇马又家穷,走路嘛――倒不是我没脚,也不是脚没力,实在是因为无车无马上街东跑西颠会丢了当官的威仪体面,要招致官长的不满,这一份苦衷您可千万要体谅。
偏偏今晨一阵急雨春风,睡过了头,没听到钟鼓声,赶不及上朝。东家答应借给我一头驴赶上班,可是雨路泥滑不敢骑,怕一跤摔丢了老命。现已经托人去请了个假来。
终日无事,不能不想起您来,想起当年您读诗那一幅恭敬虔诚样子又好笑又亲切呐。哎,辛夷花开又花落,我与您都老了哟!
街头酒价苦它太贵,我们这种方外酒徒真难得一醉呀。我既已请了假当然不便再出门了,烦您快来我这儿,同我喝上一斗,我恰好还有三百青铜钱呢!
此诗中的酒价也可看作实录。据《唐书・食货志》载:乾元二年(写诗后一年)节粮禁酒,建中三年始置肆酿酒,斛收值三千,合斗酒三百钱。贞元二年,斗酒降至百五十钱。虽钱有贵贱时,酒有优劣质,但崔辅国“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都不能认作确数。
注家王嗣爽评道:“俗语皆诗,他人所不能到。真情实事,不嫌其俗也。”其实,此诗之为诗,并不在于“俗语”,也不在于“真情实事”。除却伪君子,人们日常对家人言,对友人言,对同事熟人言,十有八九是俗语,是真情实事,难道句句皆诗?
真情实话上升为诗的条件是什么?是隐于言者语中的独特情趣。老杜诗多是敛眉蹙额作忧固忧民状,这份诗札却诙谐幽默。自嘲穷得没钱摆谱,却又死守官仪,没车马情愿不出门;自嘲睡过头将迟到,干脆请病假,却又因此出不得门,呆在家里好烦;嘲朋友也是自嘲,嘲朋友早年恭恭敬敬读诗的可笑,自嘲只有三百钱却要饮一斗的穷喝酒。暂时丢了“穷年忧黎元”、“窃比稷与契”的沉重,难得偷暇旷工、呼朋求醉也逍遥一回。这又是一个杜甫!杜夫子也有性灵的一面,放浪的一面。然而杜甫毕竟是杜甫,放浪也只关起门在家放浪,不敢像李白那样醉卧酒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惊世骇俗。
顺便交待一句,这个诗友毕四曜,后来名列《酷吏传》,不过当时尚未发迹,故只见风雅而未显歹毒。
杜甫官居生活的一天(全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