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节日

文/ 马佳鑫 时间:

  故乡的节日

  作者:马佳鑫

  小时候不懂那是什么节日,只知道家里会来很多客人,并且会宰牛宰羊(回族只能用宰,不能用杀),小孩们肆意地玩闹,大人们一边忙碌,一边聊着自己最近如何,后来长大后听爷爷才知道,那是我们回族特有的节日—宰牲节,又叫古尔邦节,“古尔邦”原意为“亲近”、“接近”,再后来离家1500多公里来上学,才愈发想念那个节日……

  宰牲节是在每年的伊历十二月十日,大概是在6-8月。每年到这个节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都会放假三天,且不调休。节日的前一天,父亲会去市场提前买下需要宰牲用的牛或者羊,拉到家里的小圈里,因为需要阿訇去宰牲,并且要剥皮、煮肉、洗肚洗肠、灌肺等等,需要宽阔的地方来处理,所以一些住在城市里的亲戚便会将牲畜提前放在农村家庭里,到节日这天一起处理。

  宰牲

  宰牲也是有讲究的,每年的牲都是要“许”给一个人的。被“许”牲的人,女孩要满12岁,男孩要满9岁才有资格宰牲。节日当天,被“许”的这个人要“封斋”半日,也就是不可以进食任何食物和水,直到家里的男人们从清真寺里回来,阿訇拿着一把刀,挨家挨户宰牲,牲宰完后,便可以吃东西了。不仅如此,还要提前洗小净和大净,结婚的妇女必须要戴帽子,把头发遮住,不可以穿裙子、短袖等皮肤裸露在外的衣物。

  回族男女服饰

  清晨五六点,天早已明亮,男人们带上毛巾去清真寺里洗澡、做晨礼,随后聚集在清真寺的大厅外,叫集体大会礼,也叫“节日礼拜”。阿訇会重申每个穆斯林(回族)对安拉敬拜的天命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劝人行善,止人作恶。维护穆斯林社会团结与互助的精神,共同努力创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那家里面的女人们呢?也是天一亮就起床,打扫家里面的灰尘,给亡人(家里去世的人)抹锅,炸油饼、油果、麻花等,听说每到这个时候,家里的亡人便会回家看一眼,是给亲人的一份慰藉,也是节日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记得在我高考结束那年,家里为我宰了一只牲,也算是孩子离家前为孩子祈求平安之意。六点就被母亲叫醒,喊我去洗澡,换上干净的衣物之后帮着母亲炸油香(一种回族特色面食)。油香用的面必须是自然发酵的面,所以母亲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和面,每每都是一大盆。从揉匀一大盆面到分成手掌心一般大的小剂子,然后揉成一个圆球,用擀面杖擀成一张薄度适中的面皮,用小刀从中间划两下,再把刀尖放平从两道痕之间戳两下,最后下入油锅,等待捞出。把握油温也是一个技术活,油温太高油饼会糊、变黑,不美观不说还发苦;油温太低油饼会不熟、颜色发白,很是难吃。那什么样的油温才可以呢?将筷子放入油锅里直到冒出很多小泡,说明就可以下锅了,这样做出来的油饼黄灿灿、金澄澄的。母亲做的油饼很是一绝,酥软可口,颜色也是恰到好处,每次给邻居们送的时候,都会夸赞母亲的手艺。两个小时后,我和母亲便把这一大盆面转换成一排排的、香味飘溢的油饼,母亲又快速的做了几个爽口的小菜,等待父亲回来,早上的第一餐便是刚出锅的油饼和搭配好的小菜。吃完饭后,阿訇也开始到家门口宰牲了,担心羊突然受惊被吓跑,于是父亲骑在羊身上,双手抓住羊的两只角,一直骑到家门口,将羊按倒在提前准备的方桌上,在羊头的垂直下方,会提前挖好约30厘米深的洞,方便羊的血流入坑里,再用挖出来的土填满。母亲会提前给我一支香,用打火机点燃,因为没有学过古兰经,所以阿訇念一句,我在后面跟着念一句,直到阿訇念完,手起刀落,羊开始奋力抵抗,四肢由母亲和父亲捆绑住,很快羊便没有了力气挣扎,慢慢地等待死亡来临……

  父亲剥羊,母亲洗羊杂,我来煮肉。一下午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煮好的羊肉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再将片好的羊肉盖在早上炸的油饼上,我和母亲开始挨家挨户的散油饼(“散”就是“送”,但在回族必须用“散”这个词),当然,见面也少不了寒暄。夜晚降临,我们也开始享用这辛劳的美食,结束一天的疲惫。

  这是我故乡的节日,也是我思念已久,久久不忘的节日……

上一篇:一念之牵

下一篇:我的母亲,

《故乡的节日》

  故乡的节日  作者:马佳鑫  小时候不懂那是什么节日,只知道家里会来很多客人,并且会宰牛宰羊(回族只能用宰,不能用杀),小孩们肆意地玩闹,大人们一边忙碌,一边聊着自己最近如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