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不语胜千言
父爱不语胜千言
郭黎春
2025年2月22日
泰戈尔说:“春从来不语,却温柔了世界。花从来不语,却芬芳了人间”。
我想说,父亲的爱不语,却温暖了全家。尽己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质朴的爱。他不喜夸口,也耻甜言蜜语,而是用一次次英明决策与极强行动力诠释着爱。
在我心目中,父亲极聪明。“五岁”的雅号是乡邻们对他考试常得五分(即满分)的褒奖。他会打铁,是村办铁厂的工人;会泥水,上世纪80年代亲手建起一幢占地一百多平米的三层小楼;他还是木匠,家里的门窗桌椅,多是他的手艺;他还是电工、扎钢筋能手、做煤球好手……总之,除了家务,父亲无一不通,包括经营小店。
父亲话不多,有两句一直深印我的脑海。
大概是我上小学四五年级时,他告诉我:“读书靠自己,大人要干活赚钱,没办法管你。但只要你会读,哪怕借钱也要供你上学。”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从小学到中专,从不用父母操心,成绩一直不错。初中考上最好的中学龙岩一中。中考上了本校高中保送线,但我选择读中专,想早点出来工作为父母分忧。
小学毕业后,家里开始建新房,假期我一直跟着父亲帮工,弟、妹小些,也懂偷懒。有一回父亲转言邻居的话:“姐姐从头到尾在帮工,以后新房全归姐姐,你俩最多给个杂物间。”
当然,这是玩笑话,借以教育我们不要不劳而获。
他还言传身教什么是实干兴家。从建新房到买电视机,从开小店卖食杂到加装电话机,在当时哪一件都算是家庭大事。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默默筹划,果断出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这些鲜为人知的往事,直至几十年后在与父亲聊天中才听说。原来讨厌与人周旋的父亲,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也可以懂人情世故!
他说,我们渐渐长大,老房子住不下,当知道公社可以批地建房,便跟爷爷说也去要块地。可跑公社几趟都没找到社长,打听到社长家正在盖房,便不请自到跑去帮工筛沙子,软磨硬泡总算批了一块宅基地。那块地在村道旁,地段极好。
他又说,有人眼红,料我们没钱盖房,想买我们的地。他当然不会同意,人穷志不能短。没钱但有技术。别人请师傅,他自己就是师傅,家人可以帮工。别人三两年盖好,大不了我们多花几年时间。
于是父亲承包了除下基、倒板以外几乎所有的泥水活。第二年一层建好,就让爷爷奶奶先住进新房,等筹到钱再加建。就这样父亲用堪比愚公移山的精神大概用十年时间建成小楼,打了说风凉话人的脸。
80年代电视机是奢侈品,没几家有,可父亲却决定买,把我们乐坏了。1986年底领了工资就用400多元换回一台12吋的日立牌黑白电视机。白天锁在他卧室,晚上搬到大厅播放,后来开了小店就改搬到店铺。电视吸引不少务工人员在小店聚集,他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喝小酒。人气旺,生意也能多做。
父亲说,是我提议破墙开店,家里的第一部电话也是1993我工作后出钱安装的。随着BP机普及,干脆又申请装了公用电话,加上2002年从邻居店铺转让的一部,三部电话齐上阵,公用电话占了小店收入的大头,每月多则四五百少则一两百元。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小小生意赛过做工。”自从多了公用电话营收,家里经济逐渐宽裕,弟弟上大学也不用四处找钱。
元宵节聚餐后,爱人开车送公婆,我打算散步回家,最多半个小时就到了。这时身后传来父亲的话:“我也想走走,消消食。”
我心里顿时一暖。知道是老父亲不愿让我独自夜行,羞于表达,便借散步之由陪我回家。
彼时夜空中烟花四起,晚风微醺。父女俩并肩而行。
与父亲聊着幸福往事,不禁感慨,父亲辛劳一辈子,虽没能给我们锦衣玉食,至少让家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比起把爱常挂嘴边,我更敬重父亲默默不语的务实,他的不语胜过千言。这样的爱如春风润物细无声!
上一篇:陌上花已开,伊人在何处
下一篇:沉默~
《父爱不语胜千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