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犁耙
爷爷的犁耙
在老家那昏暗的杂物间角落里,静静搁置着爷爷的犁耙。岁月的尘埃层层堆积,仿佛给它披上了一件厚重的披风,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遮掩住它往昔的熠熠光辉以及承载的无数辛勤与汗水。
那犁耙,主体由结实且纹理清晰的木头精心打造而成。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手柄的部位已被爷爷那双粗糙厚实、布满老茧的双手摩挲得光滑如镜,散发出一种温润的光泽。铁质的犁头,尽管如今已是锈迹斑驳,坑洼不平,但凝视着它,依然能够轻易地在脑海中勾勒出它曾经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中奋力翻耕时的英勇姿态。
记忆的长河回溯到童年时期,每至春意盎然的春耕时节,我总是满心欢喜又充满好奇地跟在爷爷那稳健有力的身后,一同迈向那片寄托着全家希望的田野。爷爷身扛犁耙,步伐坚定而豪迈,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土地的深情与责任。
抵达田间地头,爷爷熟练地将犁耙套在老牛身上,然后一声嘹亮的吆喝响起,老牛便顺从且缓慢地向前行进。犁耙那锋利的尖头深深地插入肥沃的土地,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大地沉睡一冬的生机。随着老牛沉稳的步伐,一道道整齐而深邃的犁沟在身后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仿佛是大地的脉络,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可能。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即便在这样酷热难耐的天气里,爷爷依然会带着他珍爱的犁耙走进稻田。汗水如注般从他的额头滑落,湿透了他那洗得发白的衣衫,但他手中掌控犁耙的动作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歇。他全神贯注地整理着稻田,每一次的推拉,每一次的调整,都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插秧工作创造最完美的条件。
金秋时节,当田野里一片金黄,谷穗低垂,迎来丰收的喜悦之后,爷爷又会毫不犹豫地扛起犁耙,再次踏入那片熟悉的土地。他用犁耙翻耕着土地,让土地在休憩的同时,也为下一季的播种积蓄力量,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爷爷的犁耙就如同一位忠实的伙伴,与爷爷并肩作战。它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农具,更是我们家庭生活得以保障的重要支撑。它见证了爷爷在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见证了爷爷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的岁月变迁,也见证了一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欢笑与泪水、希望与梦想。
如今,爷爷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曾经陪伴他多年的老牛也早已不再耕田。那片曾经充满生机与忙碌的田野,如今也逐渐被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所取代。先进的技术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产量,但在我心中,始终无法替代爷爷和他的犁耙所留下的深刻记忆。
然而,爷爷的犁耙依然安静地留在老屋的杂物间里,成为了一段珍贵的回忆,一个永恒的象征。每当我偶然间回到老屋,目光触及到那布满尘埃的犁耙,往昔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那被汗水浸湿的后背,那专注而坚定的眼神;我仿佛又听到了他那爽朗而亲切的笑声,回荡在空旷的田野间;我仿佛又感受到了他对土地那份深沉而炽热的热爱,那份融入骨髓、流淌在血液中的眷恋。
爷爷的犁耙,不仅是对土地的耕耘,更是对我心灵的滋养与教诲。它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勤劳的价值与意义,让我明白生活的富足与美好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它教会我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滴汗水,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它是岁月的忠实见证者,是家族勤劳精神的传承纽带,更是爷爷留给我的无价之宝。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我身处何方,遭遇何种境遇,那份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对勤劳品质的坚守之志,都将永远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如同爷爷的犁耙,虽历经风雨侵蚀,岁月打磨,却始终坚定不移,熠熠生辉。
作者:刘建东
上一篇:裂缝中的呐喊(一)
《爷爷的犁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