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山的那一边
贠靖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片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向往。
诗人王家新在《在山的那边》一文中,用孩童般纯真而执着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关于山的遐想:“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简单的句子背后,既是对远方的憧憬,也是对前面未知世界无尽的好奇。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是那个伏在窗口的懵懵懂懂的孩子,望着面前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以为,山的那边有更美的风景。于是,便怀揣着好奇,踏上探索的旅途。往往是千里迢迢,翻山越岭,不辞艰辛,终于有一天,当他们真的来到山的那边,却发现原来两边差不多。
当期待的目光穿透层层云雾,却看到山那边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甚至与这边并无二致。
那一刻,心中或许会涌起一丝失望,一丝困惑与迷茫。难道,一切都只是错觉?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只是为了看到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结果吗?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很高的山叫朝阳山,山上有座寺叫顶天寺。在我很小的时候,常想着翻过朝阳山,去山那边的县城看看。后来山被人夷为平地,反而没了去看一看的欲望。
人或许就是这样,总想着得到那些看似得不到的东西。而轻而易举便可得到的,反而没了兴趣。
自古以来,山,这自然界中最具挑战性的存在,就被赋予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常常成为人生艰难的隐喻。唐代诗人裴夷直在《前山》中写道:“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这诗句不仅描绘了山的连绵不绝,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当我们以为翻过一座山就到达了终点,却发现前方还有更多的山峰等待我们去征服。人生,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之旅,永远有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心中有山,便会不甘平庸地度过一生。
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切身感受:读高中时,高考这座山横亘在我们面前,显得那么高大、那么险峻。家长和老师们常说:“坚持住,熬过三年就好了。”于是,我们埋头苦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终于有一天,我们跨过了高考的门槛,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享受人生的美好。然而,当我们踏入大学的校门,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就业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座大山,我们不得不再次背起行囊,踏上征途。
工作后,我们以为这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生活却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轮盘,永远有新的高山等待我们去翻越。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追求、个人的成长……这些无形的山峰,比任何实体的山都要难以攀登。我们开始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赛跑,而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坚韧和勇气,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在于攀登的过程。
人总是要有欲望的。欲望这东西怪得很,它会让你像打了鸡血一样,永远停不下来。叔本华说,“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尼采也说过,“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欲望总比没欲望好,它可以使你不断地在否定中超越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会让我们感到绝望和无力。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勇气。我们开始明白,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更接近成功。于是,我们变得更加坚韧不拔,更加无所畏惧。
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巅峰回望来时的路,会发现那些曾经的困难和挑战,都变成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睿智,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山的那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许,它永远都是一个谜。但正是这个谜,激发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每一次的攀登,都是一次洗礼和磨练,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我们开始懂得享受攀登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更好的自己,会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在攀登的过程中,也不断地锤炼了我们不甘认输、不甘屈服的个性。
最近,电影《哪吒2》之所以火爆出圈,就在于它说出了很多人内心想说的话,才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那些经典的台词无疑充满了反抗命运、突破困境的精神。
比如:“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再比如:“命运不是判决书,而是全力以赴的背水一战。”“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还有:“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自己说了才算!”“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这正是中国人骨子里不屈不挠的精神写照,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才历经磨炼,踏上了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
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攀登之旅。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和险峻,我想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征服它。因为,只有不断地攀登,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希望有一天,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曾经攀登过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山峰,也曾经历过那些猛烈的暴雨,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上一篇:酒可持否--一场跨越千年的醉与醒
下一篇:《桃花》三月吐芬芳
《山的那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