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兰吐芳
球兰吐芳
作者l袁安辉
壬寅初春,疫虐鹅城。一时间,德保告急,靖西封城。防疫抗疫,全民皆兵。过了春节就去南疆务工的计划,因疫情防控,一拖再拖,难以成行。
闲着无事,来到小院侍弄那两株才从山中移植于小院围墙水泥砖窟窿眼中的虾脊兰。眼看着傍边的株顶红已经鲜花怒放,蝶绕蜂缠。而这两株虾脊兰却是精神不振、半死不活的样子。难道是移植时伤了根径?或者是:"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水土不服,拒吐蕊宝?
胡思乱想之际,电话铃响起。
原来,终究是疫不敌人,耀武扬威的新冠病毒,在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面前,被碰个头破血流,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边关鹅城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做了核酸检测,并报备后,终可前往边关小镇龙邦务工了。
龙邦,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南部,与越南茶岭县接壤。有着40多公里的边境线。
因邻国疫情严峻,给地处边境线上的龙邦镇防疫工作的"外防输入"任务十分艰巨。广大防疫人员恪守:"国门有我,请党放心!"的誓言,坚守岗位,精心防控,终将小镇辖区内疫情动态清零。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4月26日下午龙邦某小学又发现了一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病例。防控预案立即启动。封控区、管控区各项措施即刻运行。初来乍到的我们被"不进不出"的管控措施控制在十六个管控屯之一的弄力屯内。
猝不及防的疫情和即时启动的管控措施,让我们感到难以适从。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我们日常所需粮油米面菜怎么安排?
正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刚结识的村民赵大哥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因在镇卫生院做临时工,突发疫情,被就地管控,不能回家。他家冰箱里有猪肉、猪头皮,让我们去找嫂子拿来先应付过日子。
瞬间,感觉眼角是那么酸楚,好象有泪水要流下来。多好的同胞!我们才接触,素昧平生,却在疫情突袭,自身被管控在外的情境之下,想到了来自外地,被管控在他们村子里的我们。挂念着被管控的我们的吃饭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与格局?同胞情,家国爱,在赵大哥的电话里得到了很好诠释。
接下来是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因我们一行住在村子南边山脚下一个采石场的宿舍区,距离临时核酸检测点稍远。检测车到来时,我们并不一定知道。但这不会耽误了我们的检测。因为村里的女主任会在检测车到来时,电话通知我们去做检测。更让人暖心的是,每天在检测点都会收到刚从地里择回来的瓜苗、青菜。
当我们问女主任,这些青菜、瓜苗是谁家的,我们按市价付费时。她说,这是屯里嫂子们送给我们的,不用买。拿去吃就好了。这话从隔着口罩的她嘴里说出来,真让我感爱到了村民嫂嫂们那一份质朴而真诚的关爱之情。
这一方小口罩,不但可以过滤掉无孔不入的新冠病毒!而且还点燃了边关父老对我们这群陌生同胞的浓烈大爱。在这浓烈如火的大爱面前,区区新冠病毒,又能嚣张几天呢?
午后,闲着无聊。我们一行相约沿着屯道散步。翻过一个低矮的小山坳,看到了一个房屋建设得相当整齐的另一个边关山村。地里玉米、瓜苗生长旺盛,一片生机。
前行几步,屯道三岔路口一块刻有"0巡逻路"字样的里程碑映入了眼帘。看来,这里应马上进入中越边境线了吧?
正在我们互相猜测的时候,路坎上传来:"兄弟,你们去哪?"的询问声。抬头一看,一位边民兄弟正在路坎上挖山药。我们和他闲聊,得知再往前一公里就到了边境疫情防控卡点。他告诉我们,散步就不要超过卡点,不给国家添乱。
告别边民兄弟,我们继续前行。一块"非必要不外出"的疫情防控告示牌挡在我们面前。边境疫情防控卡点到了。我们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只见卡点的小平房上五星红旗在艳阳下迎风飘扬,卡点前的宣传牌上"手牵手积极建设国防,心连心构建和谐中国","国门有我,请党放心"的标语特别显眼夺目。这区区几条标语,是国门卫士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国外疫情肆虐,国内疫情多点开花的环境下,我们的国门卫士,除了传统的守边固防外,还得恐牢疫情防线。辛苦啦!国门卫土!
向国旗挥挥手,我们离开卡点往回走。突然在巡逻路上边坡上发现悬挂着的几团淡黄色团状花簇,十分漂亮。这花是什么花?从没见过。
不自觉的掏出手机,打开形色识花对此花进行识别:球兰。原来这花叫球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邻细叶巧凌霜"。大文豪苏辙对兰花的品质赞赏有嘉。我对兰花知之甚少,无外乎球兰、虾脊兰罢了。家中虾脊苞未绽,边关球兰蕊已腾芳。边关父老的品质,更炽烈于腾芳的球兰。正是:
边关球蕊初相识,瓜菜清鲜带土香。
唯有胞情浓似火,同心抗疫化瘟霜。
疫将灭,兰永芳!
《球兰吐芳》




